近日,迎着春日暖阳,记者来到位于西秀区双堡镇塘山村的安顺市西秀区丰凯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只见一个个养殖池干净明亮,整齐划一,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枪清洗鱼池,并为鱼群投喂饲料。
安顺市西秀区丰凯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
“池子里面的小鱼,每天要投喂4次,大鱼投喂3次,正常情况下,大概5个月体重就能达到3至5斤。”该公司负责人林厚庭介绍道,公司养殖基地修建于2019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共有14个鱼池,目前共有商品鱼(西伯利亚杂交鲟鱼)和鲟龙鱼1号(主产鱼子酱)两个品种,共计8万尾,累计达40吨,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产品不仅销售到贵州、上海、广东、浙江、云南、四川等省内外市场,还远销越南等国家。
工人投放饲料
谈及在塘山村发展鲟鱼养殖的初衷,林厚庭告诉记者,塘山村水源充足,水质较好,夏季水温在18至21℃之间,自然条件优越,适宜鲟鱼的生长。“双堡镇政府对我们的项目很支持,帮助我们申请帮扶资金,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发展冷水鱼养殖的信心更足。”林厚庭说。
2020年,双堡镇为该公司申请中央财政衔接资金50万元,用于购买鱼苗以及饲料。“为保障该项目顺利实施,双堡镇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办理用地、环评手续等,保障基地水源稳定,并帮助基地配套修建了引水渠与生产便道,助力冷水鱼‘游出’广阔天地。”双堡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杨悦表示。
转塘工作
为了实现生态循环养殖,助力绿色发展,该基地还采用生态净化方法,修建三级沉淀净化池净化水质。“我们通常在一级池投放鲟鱼,二级池投放鲤鱼、草鱼和花鲢,用于消化吸收一级池产生的残饵、粪便、动植物残体等,在三级池投放吸附水体杂质的各类水草,实现生态养殖。”林厚庭说。
经过长期科学养殖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该公司凭借鲟鱼养殖闯出了一条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据林厚庭介绍,目前该基地存塘成鱼100吨,2024年销量130吨,产值近500万元。每年稳定带动务工3人、临时务工30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30万元,并与塘山村17户农户达成长期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即将销售的成鱼
“下一步,为扩大产品养殖及其附加价值效益,双堡镇正积极规划鲟鱼产品深加工项目,计划推出鲟鱼片、鲟鱼蒸煎饺、鲟鱼辣椒酱、鲟鱼龙骨面等特色产品,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杨悦表示。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