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开区:非遗技艺“焕新”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

2025-03-10 22:58:17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日,在位于安顺经开区的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内,手工艺人们手持蜡刀,笔尖游走于素色布面,蓝白交织的纹样逐渐显形,一幅融合民族图腾与当代美学的蜡染作品跃然眼前。

“我们希望文创产品既是非遗技艺的承载,也是生活美学的表达。”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师郑清音介绍道,近年来,该研究所通过创意设计与跨界融合,推动传统手工艺向文旅商品转型,蜡染、扎染等非遗技艺“化身”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作品曾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贵州大角苗工艺美术研究所集贵州多⺠族特色工艺开发、研制、设计、教学、生产和销售为一体,下设十余项贵州少数⺠族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在坚持非遗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持续探索地方特色手工艺品的开发和研制。通过解构苗族文化符号,将蜡染、银饰、刺绣等技艺与现代设计语言结合,开发出茶具、箱包、布艺玩偶等系列文创商品。在乙巳蛇年,以“灵蛇”为原型设计了布艺手办“灵蛇双姝”:蜡染纹样勾勒蛇身,刺绣与苗族平绣工艺雕琢面部细节,团花纹寓意团圆,麒麟、凤鸟等图腾传递吉祥愿景,内嵌薰衣草香囊,服饰银饰配件还原苗族传统制式。

“过去非遗文创产品常被贴上‘老气’标签,如今我们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用‘小而美’的创意打开市场。”郑清音表示,通过提炼非遗技艺精髓,将文化符号融入日常用品设计,例如蜡染茶席、扎染丝巾、刺绣胸针等轻量化商品,兼顾便携性与性价比,成为游客“打卡”安顺可采购的文旅手信。

安顺经开区社事局副局长宋昱佳表示,安顺经开区积极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进行创新性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创意赋能、市场驱动,助力非遗企业打破“小众化”局限,倡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企业深度挖掘非遗资源,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现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例如蜡染茶具、包、旗袍、生肖玩偶等,开发沉浸式工艺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动手做”中感知文化魅力,为非遗传承注入持久活力。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    琪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吴丹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