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接通了,车可以直接开到田地里,生产、生活都方便。”
近日,记者来到普定县穿洞街道兴利村,村民刘啟福正前往田地里干活,和以往不一样,现在他驾着车将农资化肥、生产工具一起运到田地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以前,他到田地里干活,运送农资化肥只能肩挑背驮,非常不便。
已贯穿的“断头路”机耕道
“贯通这条机耕道,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就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刘啟福说,他在坝区管理着十多亩土地,机耕道打通之后,农机可以下田干活了,省时省力,他对发展农作物的信心更足了。
修缮机耕道
兴利村机耕道“断头路”源于2020年。当时,村里谋划发展连片规模化产业,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在田坝区修一条贯穿整个田坝的机耕道,但有村民已经在机耕道规划路线上建了鱼塘看护房,由于没有达成拆除协议,所以修的机耕道变成了“断头路”。
“我们村整个田坝区有560余亩土地,村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土地在坝区,‘断头路’导致车辆无法畅通坝区,给村民农业生产造成许多不便影响。”兴利村党支部书记彭长顺说,坝区的“断头路”一直是村两委的一个心结,为了贯通坝区机耕道,村两委召开20多次村民大会、院坝会、田间地头会,今年1月经过协商,鱼塘看护房房主愿意拆除看护房,并主动让出修建机耕道的土地。
拆除鱼塘看护房
村两委与房主达成协议后,兴利村驻村工作队也十分支持这项工作,主动捐钱为贯穿“断头路”贡献一份力量。“修路是村里面的大事,更是好事,我们都非常高兴。”兴利村驻村工作人员宋攀说。
听说要将“断头路”贯穿,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都捐了款,兴利村许多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有的捐款,有的投工投劳,涉及土地的村民也纷纷将修路涉及的土地让出。
没有修缮之前的“断头路“
在村民的积极响应下,1月初,兴利村开始修缮机耕道,大家分工协作,配合默契。2月底,150余米长,宽3.5米的机耕道终于连通了兴利村整个坝区的机耕道。目前,机耕道已投入使用,机耕道的修建,打通了兴利村农机耕作的“最后一公里”,为全村群众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机耕道贯通之后,给村民发展农业产业带来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村发展连片规模化产业。”彭长顺说,干群同心协力打通“断头路”,调动了村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