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在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等方面积极作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桃子村
党政同责守红线
眼下正是忙碌的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作为一名基层“田长”,龙宫镇木厦河村村支书雷兴发每天都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日常监管、巡查。“这段时间主要是查看有没有非法占用耕地、撂荒和非粮化的情况,及时上报给镇里。”雷兴发说。
近年来,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黄果树旅游区建立并完善了从区党工委、管委到镇党委政府直至村两委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设立“田长制”办公室,推行区、镇、村三级田长制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整合国土、自然资源等部门资源,不断完善土地执法监督管理体制机制。
据了解,2024年黄果树旅游区累计整改恢复耕地98个图斑、面积364亩,耕地保有量为78000多亩,超出红线近2000亩,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万亩良田促生产
在黄果树镇王安村的机耕道边,村民王沛松正仔细察看自家马铃薯的生长情况,身旁停着一辆崭新的农用三轮车。放眼望去,整块田野阡陌交通,沟渠纵横,甚是平整。“以前我来田里都是骑摩托车。去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后,村里新修了产业路和机耕道,从种粮到收粮都方便了不少。”王沛松说。
王安村机耕道
农田必须是良田。近年来,黄果树旅游区紧盯“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推行镇、村党组织书记分片包保制度,采取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改造、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措施,目前已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1万亩。
满嘎村花菜种植
“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虽然受困于地形限制,大型农用机械目前还难以推广,但小型农用机械在我们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以往肩扛、马驮的场面基本上见不到了。”龙宫镇满嘎村支书娄仁勇介绍。
筑牢种粮压舱石
“大家注意啦!大家注意啦!今年种粮的补贴又涨了,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豆、油菜都有,想种的赶紧到村委会登记。”这是白水镇郎宫村村委的大喇叭在向村民们“喊话”。
“现在镇党委给我们每个村做了培训,进行了动员;这几天,我们村两委的干部都在做宣传,引导村民们种粮。”白水镇郎宫村村支书陈莎莎说。
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除广泛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之外,黄果树旅游区还通过及时下发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方式来降低种粮成本,保障粮农收益。2024年,全区共计完成粮食种植6.583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533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26万亩,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
石头寨村
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提高单产势在必行。为此,黄果树旅游区整合组织、人社、农业农村等单位积极举办各类农业农艺农技培训班,有效提高村民的耕作和田间管护水平。近年来开展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3000余人次。2024年,全区粮油单产分别同比增长0.26%和2.95%,总产量达1.617万吨。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含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