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位于安顺经开区的安顺市宝林科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抢抓农时,积极组织开展春种中药材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当地农户就业增收。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水肥一体化设施改善和数字化农业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连日来,在安顺市宝林科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占地2000亩的基地里,近百名农户正开展毛慈菇栽种。作为贵州省重点培育的现代化中药企业,该公司今年将主要培育的毛慈菇种植面积扩增至1000亩,精细化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同步推进冰球子、黄柏等特色药材种植。安顺市宝林科技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佰伦介绍,基地主要围绕贵州名贵喜阴药材的种植,从毛慈菇的半生菌育苗技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申请了5项专利,有3项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核阶段。
科技赋能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除了中药材的种植,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该公司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对基地进行水肥一体化设施改造,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农业系统建设,为科学种植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中药材种植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产业振兴带动民生改善。据了解,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公司日均用工量达200余人,周边农户每户年均增收超5000元。中药材扩种将持续至5月,通过实训推广种植技术,也让农民有种植经验,保障药材质量的把控,正在基地劳作的龚娇凤表示:“除了每天100元的务工收入,公司还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让我们掌握标准化栽培技术。”
作为全产业链现代化药企,该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先进的中药饮片生产线和完备的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张佰伦表示,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中药材品质,联合科研院所开发药食同源产品,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力争实现“绿叶生金”的乡村振兴图景。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