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绿色生态与产业升级交响曲 |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黔西南州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善作善成

2025-03-21 21:38:25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黔西南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连日来,全州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纷纷表示,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在金州大地奋力奏响绿色生态与产业升级相得益彰的时代交响曲。


南北盘江激荡发展春潮,万峰林海澎湃产业动能。

图片

北盘江花江大峡谷 图/王家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义。”在兴仁巴铃重工区5G智能生产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代时勇轻点智慧税务终端,屏幕上的“产业热力图”清晰显示:35家链上企业实时共享数据,电解铝直供车间与航空航天材料研发中心隔街相望。这条黄金走廊以“链长领衔+税务管家”模式,构建起从矿山到苍穹的千亿级产业链,让“黔西南造”铝材撑起国产大飞机翱翔之翼。

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

在兴义市郑屯黄金冶炼项目工地上,200吨级冶金反应釜正进行最后调试。兴义市工科局工业和信息化股负责人杨勇对照工程进度表介绍:“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黄金铝链、新能源、特色轻工三大攻坚:推进郑屯黄金冶炼年底投产,联动河南万基扩产15万吨电解铝,元豪铝业达产率超95%,6个延链项目三季度开工;加速松浦磷酸铁锂量产构建储能电池全产业链;实现贵州醇基酒扩产至3万吨,云峰多肽药物中心投用,8个轻工项目年底达产,通过强链补链、数字赋能确保工业增长25%。”

图片

25万吨铜镁铝铝基电子电池新材料项目 图/刘超

“能源产业是黔西南州发展的重要支撑。州能源局充分发挥黔西南州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煤电、光电、水电、风电等多元化能源产业发展。如今,全州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不断攀升,清洁能源占比达71.9%。与此同时,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也在加速推进,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让能源产业走上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州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二支队支队长赵良忠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这是我们刀刃向内改革的动力。”贞丰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汪儒文带着“五通队伍”在“企业之家”现场办公。该县通过“联合踏勘+无感续证”模式,将工程审批从98天压缩至35天,186项业务实现“一窗通办”,企业开办全流程进入“2小时时代”。即将上线的“政策计算器2.0”更具突破性——通过大数据画像,可自动匹配申报132类惠企政策,预计每年为企业减负超5亿元。

在安龙县政务服务中心,“贵人服务”APP创造的“58天投产奇迹”正在复制。一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展示手机端“秒批”记录:从土地摘牌到施工许可,18个审批环节全程在线办理,节省纸质材料2.3吨。政务服务中心陈娟调出“云坐席”系统后台:182项涉企服务实现“指尖触达”,与东部9省市建立的跨省通办机制,已办理异地事项1.2万件,增长率连续三年保持在30%以上。

图片
生态良好的万峰湖 图/吴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在万峰湖的碧波之上,万峰湖水质监测站运维工程师王平轻触水质监测仪,屏幕显示总磷浓度为0.02mg/L,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湖周旅游’的立体模式,让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他指着湖面介绍,3.6万块光伏板年发电1.8亿度,水下生态养殖区年产生态鱼8000吨,湖畔的布依族风情民宿集群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这种“光伏+生态+旅游”的融合模式,带动周边6万群众人均增收1.2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这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兴义市万峰林景区,一条绵延20余公里的滨河生态产业长廊生动诠释着这一理念。州住建局四级调研员杨立宇说:“兴义正以‘城景共融’为规划内核,通过生态廊道有机串联起8个城市公园、3处湿地系统与万峰林自然景区,构建出‘推窗见绿、移步即景’的城市空间格局。”

从智能制造的黄金走廊到风光无限的能源基地,从改革创新的政务服务到产城融合的生态画卷,黔西南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正以闯的锐气、创的智慧、干的激情,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实践。(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韦欢 田倩)

来源:黔西南日报

责任编辑:宋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