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家国六百年|看安顺地戏的军傩遗韵

2025-03-22 20:28:11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图片

《神话》 李永忠  摄 

「安顺地戏」

图片



在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村寨中

有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

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它就是被誉为 

“中国戏剧活化石” 

安顺地戏

六百余年的时光流转

安顺地戏承载着屯堡人的

记忆与情感

从岁月深处走来

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图片


历史

图片

溯源

安顺地戏

图片

《安顺地戏》  李永忠  摄 

  “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军傩,是集地戏、祀、娱乐为一体的古老戏种。


    “安顺地戏”的诞生源于明洪十四年朱元璋发起的“调北征南”战役,战事结束后,为巩固统治,明军奉命就地屯守,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众多卫所与屯堡,“屯堡人” 由此而来,为防止 “武事渐废”,便选择“闲时务农,战时为兵”的方式演习武事,地戏逐渐形成,这便是地戏只演武戏,不演文戏的根源,内容围绕忠义、报国的历史战争故事,如《杨家将》《岳家将》《三国演义》等。

图片
图片

《天龙屯堡的军傩地戏表演》

图片

《屯堡地戏》 张绍雍  摄 


图片


艺术

图片

特色

安顺地戏

图片

《决斗》  杨鹤  摄 


    安顺地戏演出时,演员们首蒙青巾,腰围战裙,将雕刻精美的面具戴于额前,手持戈矛刀戟等兵器,口中吟唱,随声起舞。 

    

    其表演主要为唱和舞,唱是无管弦丝竹伴奏的说唱,以一锣一鼓为节拍,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句,在古朴的弋阳腔余韵中,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声音雄浑高亢,响彻四方; 


    舞则是激烈的战斗场面呈现,对打格斗间,尽显古代战争的紧张与残酷,动作刚健有力、粗犷豪放,一招一式皆彰显着先辈们的英勇无畏。

图片
图片

《地戏》  陈景明  摄 

图片

《地戏》  陈景明  摄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严谨有序,充满仪式感,一般分为 “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 等环节。

图片

《开箱》  白俊容  摄


    “开箱” 标志着演出季的开始,人们庄重地打开存放面具的箱子,寓意唤醒沉睡的“神灵”;


图片

《开场》  王荣屏  摄


    “请神” 环节,演员们通过特定仪式恭请各路“神灵”降临,庇佑演出顺利与村寨平安;


    “跳神” 是正式表演阶段,又细分为 “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 等情节,将历史故事中的战争场景生动呈现;


图片

《地戏》  刘登燕  摄


   “扫收场” 和 “封箱” 则意味着演出结束,演员们举行仪式送走神灵,封存面具,以待来年再度开启。


    此外,屯堡人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时,邀请地戏队中的 “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前往家中进行 “开财门”“送太子” 等活动,赋予地戏更多的民俗内涵与精神寄托。

图片
图片

《跳神》  冯金根  摄 

图片

《跳神》 

   安顺地戏的行头,主要有脸子、靠旗、雉尾、长衫、战袍、战裙、兵器、手帕、折扇等。


    其中,地戏面具在地戏行头中最为特别,俗称 “脸子”,堪称安顺地戏的灵魂所在。这些面具以木质为材,经民间艺人精雕细琢、彩绘装饰而成,是极具艺术价值的木雕工艺品。


    面具分为文、武、老、少、女五类,即 “五色相”,不同角色通过面具的造型、色彩及装饰展现鲜明个性。


    面具上的龙凤、花鸟等纹饰,线条细腻流畅,部分还嵌有圆形小镜片,在阳光或灯光下闪烁,更添神秘色彩。

图片
图片

《地戏面具》  刘青青  摄 

图片

《天龙屯堡地戏脸谱》  倪少环  摄 


图片


「安顺地戏」

图片




安顺地戏

这颗镶嵌在贵州高原上的文化明珠

虽历经岁月沧桑

却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是屯堡人六百余年历史的见证者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地戏传承人的一句

“别人追新,我守旧”

表示他们

期望在不断地坚守与创新中

让安顺地戏

在新时代的舞台上

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篇章

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永不磨灭


图片


视频素材/李清江 制作/小娴 
图片

《安顺地戏》  张争鸣  摄 

图片

《安顺地戏》  张争鸣  摄 

图片

《地戏人生》  陈向勇  摄 

图片

《地戏》  赵文锋  摄 图片

《女子地戏》  李向前  摄 图片

《九溪小堡子地戏》  李立洪  摄 图片

《天龙屯堡地戏》 张涛  摄 图片

《地戏》 



图片


图 源/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陈璐 二审 徐昕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