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云山屯村,花海绵延,万物向荣。 寨前古树浓荫,一拨拨游客三五成群进屯观光、打卡、探秘......这里的建筑,是石头的交响乐。石墙、石街、石巷,每一寸都散发着岁月的沧桑。古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一条古街贯穿全村,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明清民居,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漫步其中,好似穿梭进时光隧道,感受屯堡600年的风云变化。 “近几年,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村的人气也越来越高。”谈起旅游红利,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村支书杨军喜上眉梢。 俯瞰云山屯村 陈忠贵 摄 凭什么吸引游客?杨军脱口给出答案:那就是人文底蕴与创新发展。 云山屯村始建于明朝,坐落在云鹫山半山腰的一片狭长山谷中,民居建筑于谷地两侧,呈单体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平行排列式顺山体布局,历来因屯门、屯墙固守,这个屯堡村落得以保存完好,成为“云峰八寨”中璀璨的一颗明珠。 至今,村里保存的大量古建筑遗存,是明代军屯、商屯遗存和清代、民国建筑的实物见证,主要由民居、寺庙、屯门、屯墙、戏楼、碉楼、洋楼、驿道等组成,建筑风格既有江南的门、窗、楼、室等细节在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融入了贵州特有的石头建筑特点。 云山屯村街景 2001年,云山屯古建筑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云山屯村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2012年,云山屯村又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保护好古民居、古街巷等人文景观,是旅游开发的前提。 2023年以来,为有效盘活云峰屯堡景区,贵旅集团和七眼桥镇政府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全力推进景区提质升级。 游客品尝当地特色小吃 “云峰屯堡景区最核心的资源是屯堡文化,屯堡建筑正是屯堡文化最直观的展示。目前,云山屯村部分明、清、民国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在,我们正在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12栋年久失修的古民居进行修缮,拓展其商铺、民宿功能。”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峰屯堡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赵凯介绍道。 结合云山屯村商贸驿道的历史文化属性,贵旅集团以打造好吃、好住、好看、好潮、好玩的沉浸式屯堡文化体验街区为定位,逐步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如今,古老的屯堡村寨开设了咖啡馆、文创馆、汉服体验馆、特色小吃集市、民宿等,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选择。 云山屯村春景 龙头公司的加持,为云山屯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持续赋能,也带动了当地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村民通过参与景区建设、开设小吃摊实现了务工、创业增收。去年,该村云山组全体村民还首次享受到了15万元的旅游收益分红。 村落靓了,景色美了,游客来了,参与旅游发展的人也越来越多。 “山上、山下算起来,全村的民宿已经达到23家,还有5家民宿正在装修。另外,餐馆已经开了9家。”杨军兴奋道,云山屯村的旅游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已显著提升,群众增收渠道越拓越宽,有了发展“钱”景。 云山屯村古老屯门 村民张远梅家的“田园小屋”民宿去年顺势开业,仅7月至8月营业收入就达3万多元。“我们把3楼和4楼空置的房间装修出来,有12个客房,全部带独立卫生间,还有公共厨房可以做饭,村里停车也方便,去年刚营业就是满客状态。目前已经有湖南的回头客打电话来预订房间了。” “村民们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很足,我们村两委也有‘旅游文章’要做。”杨军表示,云山屯村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优化旅游环境整治,倡导文明旅游新风,规范村民旅游经营行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以文化体验、农耕体验为切入点,推动文旅、农旅深度融合,让游客“流量”变消费“留量”和经济“增量”。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