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气温回升,首批春茶芽叶冒出,色泽翠绿,这片占地2000余亩、海拔1200米的茶园自3月18日起便开启了春茶采摘工作。 “春茶贵如金,早采一天都是宝。”茶园负责人李忠芳穿梭在茶垄间查看采摘进度。“我们从1979年便开始在这片山上种植茶树,2012年正式成立忠芳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忠芳介绍,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联结起周边农户的共同发展。目前已有8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白云镇、羊昌乡、黄腊乡等地上千名农户参与茶叶种植、管理和采摘。 茶园的缓坡上,郝下村村民孙华琴正掐下茶树顶端的嫩芽。“早上7点出门,走20分钟就到茶园,一上午能采1斤多茶青,工钱按斤算,手脚麻利的话一天能挣100多元。”她笑着抹去额头的汗珠。 据李忠芳介绍,春茶采摘高峰期,茶场日均用工量300余人,采茶工按量计酬,每斤茶青工钱40至60元。茶产业不仅带来“家门口就业”机会,更盘活了土地资源,延伸出除草、施肥、剪枝等季节性岗位。2024年,忠芳茶场发放务工费近200万元。 走进茶场加工车间,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晾青架上的鲜叶经过摊晾后,正等待进入制茶工序。 “现在进行的是制茶的第三步工艺——‘搓团’,要把茶叶揉捻成团形。”平坝区茶协专家委员会主任李亚林在现场指导工人操作。据他介绍,不同品类需历经杀青、揉捻、搓团等4至10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讲究火候和力道,差之毫厘都会影响茶的香气和回甘。” 目前,忠芳茶场已形成绿茶、红茶、毛峰茶、白茶等多品类生产体系,“碧架山”品牌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 “明前、明后的春茶我们用于做成中高端茶叶,这部分茶叶比较畅销,但夏秋茶却存在着滞销问题。”李忠芳介绍,面对茶叶市场的挑战,在2024年开辟了新赛道:将夏秋茶加工成出口茶销往印度尼西亚、非洲等地。“国外市场对茶叶品相要求相对宽松,可解决夏秋茶的滞销问题。” 据李忠芳介绍,2024年,忠芳茶场生产干茶1.2万多斤,销售额600余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耕这片土地,把茶产业做得更精更强,让茶香飘得更远。既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也要拓宽富民增收路,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和产业融合,带动更多乡亲在茶树上‘采金’。”李忠芳说。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