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春种的黄金时期。在紫云自治县的各个村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示范种植点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将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大豆和玉米种子,播撒进肥沃的土壤之中,期待实现“一地双收”的美好愿景。
3月21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在猫营镇沙坎村举行。现场,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运良采用“理论讲解+实地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从品种的精心挑选,到播种密度的严格把控,再到施肥要点、株距行距的精确丈量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知识,为群众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村民操作播种机进行播种
培训进入实操环节,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与沙坎村的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大家依照技术要点,操作播种机进行现场作业。
“使用这种播种机种植大豆玉米,施肥、播种、盖土能够一次性完成,不仅施肥均匀,株距也十分标准,实用性极高。”陈运良介绍,在同一块土地上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优势显著。若单一种植玉米,每亩地的收入大约在1000元;而套种大豆后,玉米产量不仅不会减少,每亩地还能额外收获至少150斤大豆。当前,大豆的市场价为每斤3元,每亩可增收500元左右。除此之外,这种复合种植模式还具备改良土壤、提升田地肥力的生态效益。
今年,紫云自治县在大力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中,在全县各个村落均设置了一个示范种植点。以宗地镇坝绒村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为例,村民们分工协作,一人操作播种机播撒大豆,另一人操作播种机播撒玉米。两台播种机在翻耕平整好的土地上来回交替作业,生产效率提高,短时间内,50亩地的示范种植点便顺利完成播种任务。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促进粮油产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它是在传统农作物间作、套种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地双收”新型种植模式,也是稳定玉米产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
“今年,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2万亩,在各村都设置了示范种植点,旨在带动群众科学种植,全力推广这一种植模式,助力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紫云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刚华表示,在种植季节,农业技术人员会深入田间地头,针对机耕、机播、选种、用肥、虫害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指导。后期,还会对农作物的出苗情况、生长态势等进行回访跟踪,及时解决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一步增强他们稳产增收的信心。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