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看振兴】穿洞街道兴利村:党建引领绘就产业振兴新画卷

2025-03-26 00:19:24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普定县穿洞街道兴利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组织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认真谋划乡村产业振兴“金点子”,着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胜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以前村党组织队伍不全,干事创业力不从心,去年8月,通过选优配强、精准培育原则,完善了村党组织队伍建设,提升了村党组织凝聚力。”兴利村党支部书记彭长顺介绍,目前,兴利村村支两委成员5人,平均年龄39.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人,党员4人,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7人,平均年龄24.6岁,均为本科学历。

兴利村羊肚菌种植大棚

   春耕时节,记者顺着兴利村完整的机耕道走上一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黑色的标准化羊肚菌种植大棚,大棚内是鲜嫩可口的羊肚菌。
  2024年,兴利村村支两委积极探索“稻菌轮作”模式,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功引进六枝特区及遵义羊肚菌种植大户6户在兴利村共建羊肚菌生产大棚1720余个,项目总投资近600万元,流转农土地392亩。
  羊肚菌产业的落地生根,不仅充分发挥了土地资源,让“冬闲田”“活”起来,还有力推动该村经济蓬勃向前,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增收渠道。
  “去年11月大棚搭建完成并播种,到今年3月开始采摘,等羊肚菌采摘结束后,将土地归还给农户,可实现特色产业与粮食生产两不误。”彭长顺说,通过发展羊肚菌产业,老百姓土地流转费收入13.72万元,此外还实现家门口就近劳务用工创收2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务工2200余人次。

兴利村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

  距离羊肚菌大棚不远处,兴利村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兴利村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安顺综合试验站建设示范基地,去年脱毒马铃薯示范种植面积32.48亩,总产量41.48吨,总产值9万余元,实现25户脱贫户每户增收近4000元。
  今年兴利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支部探路、党员试种、农户参与”的模式,全村共种植脱毒马铃薯130余亩,其中党员、农户、村公司各占一部分,大家对马铃薯的种植积极性很高。
  “去年我种了2亩,每亩的产量能达到2200斤左右,单价在1.5到3元之间,效益还是可以,今年我种了8亩。”兴利村村民蒋家虎说道。
  市农业科学院农艺师、兴利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宋攀介绍,通过“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质量和统一销售)管理模式和全程技术跟踪,参照2024年示范产量计算,2025年5月,130亩脱毒马铃薯可采收鲜食脱毒马铃薯33万斤左右,参照去年1.5元一斤市场价计算,可以实现老百姓增加经济收入50余万元。
  “采用‘马铃薯+玉米间作’,大大降低了村民传统单一种植玉米的担心。”宋攀说,通过示范引导村民种植脱毒马铃薯,将冬季田地利用起来,充分盘活土地资源,达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随着兴利村“水稻+食用菌轮作”“马铃薯+玉米间作”农业产业发展致富思路得以落地实施,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老百姓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从组织强基到产业突破,兴利村用实践诠释着“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彭长顺介绍,下一步,兴利村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头雁”作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张家晨 二审:徐 昕 三审:陈 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