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摘椒忙,收购门前排车龙。
“我家种了3亩辣椒,今早就摘了100多斤!”刚从地里摘完了辣椒,张庭云就开上三轮车,载着新鲜辣椒来到何巧云家门口,等待收购。
7月4日中午,记者来到西秀区刘官乡三星堡村何巧云家门前,看到近10辆三轮车沿路排成长龙,车上满载着刚采摘的辣椒,农户们一边交流着今年的收成,一边等待何巧云来收购。
走进何巧云家小院,一袋袋辣椒堆得满满当当。何巧云是村里的辣椒收购商,承担着关键的枢纽角色,一头连着种植户的菜园子,一头牵着省内外的大市场。
“现在一天能收3万多斤,销往织金、纳雍、水城这些市外市场,还有湖南等外省。”何巧云介绍。村里像她这样的收购点共有4处,其余三处日均收购量在7千至1万斤,全村每日总共可收辣椒近6万斤。
如今,三星堡村种植着朝天椒、线椒、牛角椒等多个辣椒品种,总面积达500余亩,全村1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但就在几年前,还不是这般光景。
今年已经是谭春先家种植辣椒的第八个年头了。“当初村里推广种辣椒,说效益高,可卖不动,赚不到钱,种的人也就十几户。”谭春先感慨道。2018年,她家仅试探性地种了2亩多辣椒。
看着优质辣椒销路不畅,村干部们急在心里。“2020 年前后,眼看着辣椒卖不出去,我们村干部带头跑安顺、蔡官等地找市场,与几家批发商达成合作协议,帮村民把辣椒销了出去。”三星堡村党支部书记谭声会回忆道。
“那一年,我家2亩多辣椒卖出了1万元。”谭春先说道。看到效益后,她逐年扩大种植,今年辣椒面积已达近20亩,去年通过种植辣椒收入达10万余元。如今,越来越多人跟着种起了辣椒,辣椒已成为三星堡村的主导产业,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产业根基扎稳,人心更要聚拢。“为了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我们在合并前的3个自然村分别成立了党小组,通过党员大会、院坝会等形式收集种植需求,主动对接乡镇争取支持,组织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这样既调动了村民积极性,也持续壮大了辣椒产业,带动大家增收致富。”谭声会介绍道。
如今的三星堡村,辣椒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田间有标准化种植基地,村里有专业收购点。去年,全村辣椒产量达150余万斤,产值达300万元。
谭声会表示,下一步,三星堡村将持续发展辣椒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让小辣椒成为富民大产业,把辣椒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