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让青春在基层闪光——记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罗晓晨

2025-07-12 22:27:20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在近日召开的安顺市“七一”表彰大会上,安顺经开区南新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罗晓晨荣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获此荣誉,年仅27岁的罗晓晨内心喜悦与激动之余,更多涌起的是强烈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她说:“我将更加坚定地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强的党性修养、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作风,投身于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实践中。”

工作中的罗晓晨

  罗晓晨出生于1998年,大学毕业后,她曾在社区担任过志愿者。2022年5月,她入职成为南新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凭借突出的业务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和韧劲,一年后,年轻的她肩负起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的职责。在面对各项工作要求和群众需求时,她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重民生、促发展,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环节的体制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由社区“独奏”到党群“大合唱”转变。

  社区工作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罗晓晨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要看到大家的闪光点、努力和辛苦,整合力量为人民群众办成一件又一件的实事,大家的成就感越来越高。”罗晓晨说,正是这种善聚众力、珍视付出的理念,让南新社区的队伍纪律严明、思想清明、敢想敢干。

罗晓晨(左一)与社区党群谈心

  罗晓晨深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将党员思想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南新社区党支部年轻党员占比80%以上,为了让支部党员联系更加紧密,她创新建立“1+N”理论学习帮扶小组,由一名社区党员骨干带动多名党员共学,有效提升了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支部凝聚力。通过精心打造党建项目品牌“新星讲堂”,邀请市委党校宣讲团等力量,已开展理论学习课、宣讲48次,为党员思想持续“充电”。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她严格把关,多方考察,按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为组织有序输送合格“新鲜血液”。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罗晓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创新实践,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环节的体制机制。按照“党建引领+多网融合+联动补位”的模式,健全完善以“耐心倾听、有效沟通、思想疏导、联动引导、持续跟踪”矛盾纠纷调解五步骤和“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五步五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出老旧小区矛盾纠纷调解“抓早、抓快、抓细、抓民”四词诀工作方法,积极推动小区网格自我管理。累计排查化解一般纠纷172起、隐蔽性纠纷32起,推动居民通过院坝会民主协商解决瓷砖脱落、水电维修等难题26件,实现了100%的纠纷24小时内得到初步处置,切实保障了居民的合法权益,有力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

社区活动

  根据工作实际,罗晓晨创新提出“五个一”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与10家“双报到”单位、231名“双报到”党员双向发力,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根本,将支部共建与日常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社区联动治理、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结合在册登记的629名志愿者服务特长,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联动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宣讲、“电诈在身边、来电需谨慎”反诈宣传等特色志愿活动150余次,参与人数1000余人次,将服务精准送达居民身边。

  投身社区工作以来,罗晓晨始终心系群众,她时常与居民朋友聊天拉家常,有时晚上还到不常见面的居民家中走访了解近况。她用脚步丈量民情,居民也把这位年轻的“小书记”视为自家的女儿、姊妹和“万事通”。走访中遇到因病因故突陷困境的家庭,她贴心帮助申请临时救助,提供援助方法;老党员行动不便渴望学习,她便组织党员网格长“送学上门”。她持续深耕“童新迎朝阳·夕阳伴南山”朝夕服务品牌,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志愿服务的蓬勃动力。

罗晓晨(左一)走访辖区群众

  在“老有颐养”方面,她探索“党建+社企医养多样化智能化服务”模式,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爱心食堂的运行,从食住行开拓康养新路。联合辖区卫生院开展免费体检1600余人次,食堂累计送餐上门服务100余次,共吸引辖区居民及周边职工累计300余人次到食堂用餐。已开设2期“银杏果”老年课堂,提供12堂课,为50余名老人打造了温馨的休闲学习港湾。在“幼有善育”方面,“新星寒暑托班”开设3期,提供60堂社会实践课及2期户外实践,为60余户双职工家庭解了假期托管的燃眉之急。

  从青春志愿红到社区领头雁,罗晓晨以真诚热情和锐意进取,将组织的信任与群众的期盼化作砥砺深耕的不竭动力。她用新时代青年的智慧与担当,生动诠释着“党建引领聚民心,砥砺深耕为人民”的赤诚初心,让幸福在居民家门口拔节生长,让党旗在南新社区高高飘扬。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琪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康馨月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