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旗镇平寨村: 共“商”共“建” 乡村蝶变

2025-07-16 17:03:04    来源:   安顺新闻网      

“咱们村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可以发展民宿!”

“对于发展民宿这一块我是非常支持的。”

去年冬天,一场协商会议在安顺经开区宋旗镇平寨村举行。围绕“村里民宿如何发展?”这一议题,30余名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场“院坝协商”,为今夏平寨村的避暑热潮埋下伏笔。

作为村里最早一批发展民宿产业的村民,杨勤学十分有发言权。“我家六七年前就开始发展民宿了,每年6至9月都会有大批的客人前来入住。”他分享道,自家的民宿每年避暑季都能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十分看好村里的避暑优势,“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发展民宿产业!”

“要发展民宿,那我们村也要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可基础设施跟不上怎么办?”有村民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大家放心,村里正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让游客住得舒心。”平寨村党支部书记吴德燕解释道。

在这场协商会议上,村干部与致富带头人不仅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民宿产业,还就如何完善基础设施进行了商讨。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决定将村委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设12个房间,并在一楼配套建设民族馆、蜡染馆和芦笙馆;同时建成农村配套公共基础设施40平方米、安全护栏2250米、设施维修加固250平方米,以及民族手工艺设备和展陈展销改造。

当前,正值避暑旅游旺季。得益于前期协商确定的规划逐步落地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村里的13家民宿已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预订一空,彰显了民主协商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实效。

在平寨村开展的这场协商会议,是2022年由宋旗镇政协联络组主任牵头成立的“院坝协商”议事室制度下的具体实践。

为实现民主协商,打通基层协商的“最后一公里”,宋旗镇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以平寨村三合苗寨风雨桥作为“院坝协商”试点,出台《宋旗镇开展“院坝协商”工作方案》,采取包村领导负责的方式,加强对“院坝协商”工作的统筹调度。同时,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村两委班子的作用,发动党员代表、退伍军人、乡贤寨老等多方力量,构建“N+N”组织体系,一体化推进“院坝协商”工作,确保其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平寨村的“院坝协商”其实早在2016年就有了雏形。“2016年时,为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要将咱们村建成特色民族村寨。既然要发展,肯定得大家一起商量。”吴德燕回忆道,在那个时期,每当遇到涉及村级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村民们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共同商议解决办法。这种源于实践、自下而上的民主议事形式,为后来“院坝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也促使平寨村成为“院坝协商”的首个试点。

平寨村的成功试点经验,为“院坝协商”制度在全镇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这一制度已在宋旗镇下辖的13个村(社区)推广开来。各村(社区)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作用,聚焦当地发展难题和群众关切,共同谋划本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成立镇政协联络组,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通过召开会议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宋旗镇党建办负责人李桥兰介绍道,“根据群众反映集中的需求,我们会组织召开院坝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同时,还会协调安排信访、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下沉到基层,深入院坝协商现场,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政策咨询和问题解答服务。”

截至目前,镇政协联络组已深入各村(社区)开展工作调研、召开座谈会10余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确定“如何盘活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高秸秆综合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协商议题。

如今,在镇党委政府的持续引导和规范组织下,宋旗镇各村(社区)的“院坝协商”实践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通过一次次“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院坝会,不仅“商”出了解决问题的共识,更“商”出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实实在在地“商”出了惠及民生的成效。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媛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