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听民声 解民忧 暖民心 ——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开门教育推动问题解决

2025-07-21 00:31:35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这段时间,管委会和镇上经常来清运垃圾,环境好了,生意也就好了。”看着荡上安置区干净整洁的街道,经营餐馆的张小佳难掩笑意。

  黄果树旅游区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民生热线、优化门户网站及微信平台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真实心声。4月初,该区门户网站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因旅游旺季临近,荡上安置区多家酒店餐饮企业集中改建,造成建筑垃圾增多、乱堆乱放。经多部门联动整治,建筑垃圾完成清运,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坚持开门教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办好民生实事,让作风建设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市生态环境局西秀分局坚持开门教育,在查与改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以整治农村生活污水为抓手,积极申报了西秀区新场河水库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2600万元。该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覆盖新场乡、岩腊乡、东屯乡、旧州镇及轿子山镇5个乡镇,涉及9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为解决水源地保护、饮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组织1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市生态环境局西秀分局局长杨海表示。

  平坝区齐伯镇采用“三查两改一办”机制精准查摆和整改整治,以“刀刃向内”的态度广纳民意。深入9个村召开院坝会、院落会等,组织全镇干部职工走访群众3897户9560余人,在全镇设10个意见箱,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班子成员主动靠前认领,办理民生实事抓整改,将问题清单变成实事清单,主动为民办实事30余件。

  从“小改进”到“大整治”,我市各地各部门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开门征集的问题转化为精准施策的“任务清单”,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这些垃圾泡在水里,怕是要污染水源。”汛期来临,普定县夜郎湖水位上涨,近岸区域的垃圾、泥沙被雨水夹带进入湖面,影响环境,周边村民的担忧传到了夜郎湖管理处。

  作为市县重要饮用水源地,夜郎湖的水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夜郎湖管理处当即组织湖面保洁单位清理垃圾,累计处理近30吨;联合夜郎湖治安派出所开展湖区综合整治,劝离违规行为100余起,刑事立案2起,破获2起,让水质持续稳定在地表水 Ⅲ 类标准。

  如今,夜郎湖景区周边的村民们从“要我护湖”变成“我要护湖”,主动加入保洁队伍,形成“生态保护—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

  “小服务”彰显“大作风”。我市各地各部门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在“当下改”的同时,更注重“长久立”,通过建立机制让好作风常态化、长效化。

  “今天来报名摩托车驾照考试,发现体检不仅免费,还直接搬到了报名点!‘一条龙’服务省得我们到处跑,太方便了!”在镇宁自治县摩托车智能化考场服务大厅,新设立的常驻体检点前,群众有序排队。

  为优化摩托车驾照办证服务,镇宁自治县通过明确县精神文明办、卫健、交警等部门协同责任,提供“体检免费到考场、周末办证不打烊”等服务流程。镇宁自治县人民医院每日安排2名医务人员驻点服务,镇宁自治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日之外再增加周六一天安排专人办理业务,让群众持续享受“少跑腿、好办事”的便利。

  紫云自治县则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一站式”综合病案复印服务,增加线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办理、邮寄病历等服务。目前,累计办理病案预约复印231人次,完成线上预约服务48人次,现场办理服务184人次,其中邮寄病历服务17人次。

  我市各地各部门在学习教育中坚持开门教育,在查与改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基层倾听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作风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媛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吴丹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