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鸡场乡石井村:竹荪采收忙 增收路径宽

2025-07-22 23:23:46    来源:   安顺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近日,在位于西秀区鸡场乡石井村的红托竹荪种植大棚内,一枚枚竹荪正破壳而出,露出笔直的菌杆与洁白细致的网状菌裙,宛如一柄柄粗壮的小伞。经过时间与土壤的酝酿,这抹大自然赠与的独特鲜味正悄然带动石井村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竹荪正破壳而出

  来自石井村的村民王秀敏正蹲在棚内轻轻将竹荪摘入桶中,随后摘去菌帽,进行竹荪分拣、烘干等工序。她告诉记者:“这两天,棚里刚开始采摘第一茬竹荪我就过来务工,每天有100元的工钱,不用出远门就有收入。”说话间,王秀敏也不曾停下手上的活计,干劲满满。

工人正在分拣竹荪

  据竹荪种植大户陈志勇介绍,由于西秀区的海拔高度与气候条件适宜红托竹荪的生长,近五年以来,他每年都在西秀区各乡镇发展竹荪种植。“去年11月底,我来到鸡场乡石井村流转了20多亩土地种竹荪,从搭建大棚、安装喷灌设施、购买菌种到种植管护共投入成本70多万元,目前共有40多个大棚,下周将迎来采收的高峰期,每天可以采收300多斤新鲜竹荪,到时需要20多个工人才忙得过来。”陈志勇说。
  而这抹独特的山鲜滋味,不仅以新鲜状态销往安顺周边,更在烘干后由收购商收购销往广州、深圳、上海、重庆等城市。“目前,鲜货的价格为每斤50元,干货为每斤400元,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一年可以采收3茬竹荪,年产量达3000多斤干货,预计产值200多万元。”陈志勇表示。

新鲜采摘的竹荪

  从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到发展高收益竹荪种植,曾经的土地被竹荪大棚所覆盖,村民们不仅每年可以获得6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费,还能通过采收竹荪实现务工增收。陈志勇告诉记者:“搭建大棚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有100多个村民来务工,平均工资为每天200元每人,加上采收季每天有20多名工人务工,预计一年要发放务工工资30多万元。”
  作为一名竹荪种植“二代”,陈志勇的父亲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从事竹荪种植,并对传统的陶罐种植法进行改良,将竹荪搬进大棚,极大提升了竹荪的品质与产量。他从小耳濡目染,成长为一名种植竹荪的“行家里手”。他说,做农业不仅要看天吃饭,也要看技术吃饭,因此未来他将不断提升竹荪管护技术,提高竹荪产量和品质,端好农业“饭碗”,带动更多老百姓一同增收致富。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张家晨 二审:康馨月 三审:徐 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