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避暑经济”典型系列报道之五 | 宁西街道高荡村:山水交汇清凉处 激活避暑新引擎

2025-07-24 22:16:39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夏日炎炎,当城市被热浪笼罩,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高荡村却宛如一处清凉的世外桃源,吸引着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这个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布依族古村落,正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浓厚的民族文化,以发展避暑经济为抓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不仅让游客尽享清凉,更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高荡村民居

  高荡村坐落于山谷之间,海拔1186米,森林覆盖率高,年均气温16℃,夏季平均气温仅22.4℃,负氧离子含量充沛,是天然的避暑胜地。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这里吸引了广东、重庆、四川等地的游客前来长住避暑。“比起城里的闷热,这里的清凉让人心旷神怡,住了一个月都不想走。”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先生道出了许多避暑客的心声。

梭罗河风光

  梭罗河穿村而过,为古寨增添了灵动气息。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两岸青山叠翠,稻田连片,成为游客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暑期来临,不少家庭驱车而来,在浅滩戏水、溯溪漫步,或是在古石桥上驻足观景,感受“人在画中游”的惬意。“带着孩子沿河岸漫步,看稻田风光,听虫鸣鸟叫,这才是夏天该有的样子。”从广州来的冯女士说。

游客在连片稻田间感受田园风光

  为让游客“留下来”“住得好”,高荡村不断丰富旅游供给。全新升级后的布依族婚俗情景剧增加了表演人数和互动环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节假日期间,篝火晚会、打铁花、文艺演出、风情戏水等民俗活动轮番上演,让夜晚的古寨热闹非凡。同时,村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住宿餐饮,以布依族民宿、帐篷酒店、生态餐厅等多元业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游客购买民族工艺品

  “来到高荡村,我们不仅要让游客感受清凉,更要让他们体验到乡村的独特魅力。”高荡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正兴介绍,村中还结合农事季节,推出水稻插秧、稻谷收割等农耕体验,让游客近距离体验田园乐趣,并优化布依集市以更好地展示销售地方特产,让游客在游玩中亲近自然、感受“乡愁”。

游客体验布依族蜡染工艺

  除为游客送上一份份清凉与民俗“大礼包”以外,依托深厚的布依族文化底蕴,高荡村还开发了系列研学课程。游客可以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织布、蜡染技艺,参与布依话教学、学唱布依古歌,在“铜鼓十二调”的悠扬旋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古老韵味。“带孩子来这里,既能避暑,又能接触非遗文化,比单纯旅游更有意义。”来自湖南的周女士在研学体验后这样评价。

体验竹竿舞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高荡村的“清凉经济”持续升温,也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以前靠种地,一年收入有限。现在我开了两家农家乐,避暑旺季一天能接待十几桌客人,每年有十多万元的收益,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倍。”布依食乐坊负责人杨维笑着说,在村里,像他这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

  如今的高荡村,正以清凉山水为笔、民族文化为墨,描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画卷。杨正兴表示,下一步,高荡村将继续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集避暑、休闲、文化体验、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更多游客在这里“邂逅清凉”,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康馨月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