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西秀区鸡场乡的田野间,一片片成熟的烤烟田如金色绸缎般铺展在山间,空气中弥漫着烟叶特有的清香。烟农们穿梭在垄间,采收、捆绑、搬运,处处是忙碌而喜悦的景象。作为当地的传统优势产业,烤烟在这个丰收季再次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鑫堡村连片的烤烟田
在鸡场乡鑫堡村的烤烟地里,种植户秦华平正在带领十多名工人一起采收烟叶,一片片饱满厚实的烟叶在手中被整齐捆绑,装袋后即将送往烤房。“今年种的75亩烤烟长势特别好,烘干后的烟叶大概有2万斤,按现在的16元每斤的收购价,纯收入能有二三十万元!”秦华平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容里满是欣慰。
村民将烟叶进行打捆和搬运
十多年前,他仅靠几亩玉米地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足万元。就在这时,乡里的农技人员上门推广烤烟种植,不仅提供免费烟苗和技术指导,还承诺保价收购,于是他下定决心种植烤烟。如今,靠着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和不断提升的种植技术,他已成了村里的种烟大户。“从育苗到烘烤,技术员全程跟着指导,新式烤房能精准控温,烟叶等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自然水涨船高。”秦华平说。
采收的烤烟堆成小山
走进安顺市烟草公司西秀区分公司鸡场收购线,一捆捆烟叶堆成了绿色的小山,经过工人们紧锣密鼓的编烟、上炕、烘烤等工作,即将变身为一片片助农增收的“黄金叶”。技术员田汝昌介绍道,该收购线通过集中育苗、集中移栽、统一管护、统一收购、统一烘烤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烤烟种植,今年自7月11日开始烤烟烘烤工作,可覆盖鸡场乡730亩烤烟和4个周边乡镇。“目前,收购线共有115个密集烤房,一个烤季下来能烘约50万斤烤烟,带动近1.5万名工人务工。”田汝昌说。
随着一片片烟叶褪去青绿,转变为金黄的形态,一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路径也在逐渐铺就。在石井村烤烟种植基地,村民杨朝珍正和十多位村民一起忙碌着,只见她麻利地采摘烟叶,篮子很快便被堆满。“摘烟叶一天有160元的工钱,一个烤季下来能攒一两万元。”杨朝珍笑着说,家里孩子正在上学,以前想挣钱却没门路,自从村里有了烤烟产业,她每个环节都来帮忙,挣钱顾家两不误。
村民正在编烟
“作为鸡场乡的‘铁杆庄稼’,烤烟一直是全乡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乡烤烟种植面积约730亩。近年来,通过不断开展农技培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烤烟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预计今年烤烟产量15万斤,产值240万元,带动16户种植大户增收就业。”鸡场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柴艳品表示,未来,鸡场乡将不断提升烤烟种植与管护水平,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向提升,让这片“金叶子”持续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