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 农文旅体融合 激活县域发展动能

2025-07-29 13:52:03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当布依族“六月六”的欢腾水花与篮球赛的激昂呐喊相融;当黄果树半程马拉松选手矫健的身影掠过城市街景;当樱桃采摘的乐趣与“甜蜜镇宁”夜市的人间烟火相映成趣……镇宁正依托创新的业态与生动的场景,加速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格局,让城市魅力在交融共生中焕发蓬勃生机。

农旅深度融合

甜蜜场景“引力”强劲

丰富的旅游业态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旅游体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旅游消费引流,让“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回头客”变成“长期客”。

 镇宁发布红色旅游路线

品种繁多的优质农产品,是镇宁农业蓬勃发展的有力证明。依山而兴,镇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开了一个个农旅融合新场景。

从三月开始,围绕樱桃、蜂糖李、桃子等精品特色水果产业,镇宁各地以“春赏花 夏摘果”为特色,因地制宜,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等,探索“以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路径。

丁旗街道桃源村依托邻近城区的交通便利条件,优化基础设施,打造桃源村桃花美景特色品牌。

 游客到桃源村赏花

沙子乡弄染村充分发挥当地李花资源与红色文化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农业观光+研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募役镇创新推出樱桃采摘小程序,方便果农与游客借助数字平台高效对接需求,改善游客采摘体验,拓宽樱桃销售渠道,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小程序上线后,日均访问量突破1000次,显著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游客到果园采摘樱桃

白马湖街道永和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村民种植樱桃、枇杷、杨梅等水果,形成季季有果摘的产业格局,同时建设农家乐、生态餐厅、烧烤露营等,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多元化乡村旅游体验。

 永和村烧烤基地

……

一碧万顷,茶香四溢。革利乡借力古茶树资源,探索开发茶旅产业链,完善休闲步道、灌溉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探索茶旅融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江龙镇按照“龙头企业+配套”发展模式,引进专业化公司对新苑村十九孔桥景区进行打造运营。依托自然景观优势,在梭马村探索打造以垂钓露营为主题的民宿,打造朵卜陇村田园风光,茅草村茶山风光,有效推动江龙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镇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农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助力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多元业态交融

“甜蜜镇宁”魅力十足

镇宁加速推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开拓融合新场景与新业态,积极打造农文体旅融合品牌。接连不断的体育赛事和文旅活动持续释放着农文体旅融合魅力,重塑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红色美丽村庄板袍村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镇宁将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这一世界级赛事品牌,与地方特产蜂糖李上市季、极具民族特色的“六月六风情节”以及充满烟火气的“瀑乡集市”有机串联,形成集体育竞技、农业丰收、文化传承和市集体验于一体的综合盛宴。

这样的“碰撞”多元又多趣,高品质的文体旅融合发展模式,串联起活态的文气、旺盛的人气和蓬勃的商气,让这座城市拥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乡村篮球场上,哨声与助威声在上空交织,一场场“村BA”篮球赛不仅点燃了村民的运动激情,更成为镇宁各大乡村吸引八方游客的强力磁场。

 乡村篮球赛

如今,在镇宁,乡村篮球赛已成为众多村寨节庆活动的核心项目,更带动了拔河、民族歌舞、山歌对唱、乡村“春晚”“捉鱼捉鸭”等趣味活动的蓬勃开展。这些乡味十足的特色活动让乡土活力在欢声笑语中蓬勃释放。

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当地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今年上半年,短短数月间,掷球比赛、篮球邀请赛、布依戏水节、红色文化研学等42场次精彩纷呈的赛事与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亲近自然。

“这些年镇上各种娱乐活动多了,大家聚在一起,别提多热闹了。”江龙镇东门社区居民陈安福感叹道,他家在镇上经营一家门店,每逢镇上有活动,周边游客的到来便让生意红火了不少。

这背后,是文旅体活动释放的巨大融合魅力。如今,这种“赛事搭台、文化唱戏、旅游增收”的模式,正成为镇宁文旅消费新常态。

沉浸体验显活力

服务提质留人心

夜幕降临,镇宁夜市的灯火次第亮起,美食的香气与游人的喧嚣交织弥漫,吸引着游客沉浸式体验“甜蜜镇宁”的烟火人间。高荡的篝火点亮璀璨星空,布依族歌舞与游客的欢声笑语在此回荡,独特的民族文化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天瀑步行街文化墙绘以光影勾勒出镇宁的山水风情与民族文化,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留念。

各大景区与文化场馆成为展示镇宁魅力的重要舞台。

夜郎洞景区在节假日推出优惠活动,别出心裁的“洞藏雅韵·潮起国风”洞穴音乐会,让传统溶洞景观与现代艺术碰撞出奇妙火花。

高荡景区依托原生态风貌和布依族文化,通过蜡染体验、升级布依族婚恋情景剧等,生动展现布依族文化精髓,大力推动文旅协同发展。

旅游产品民族娃娃

文化惠民持续加码,镇宁县域内文化馆、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在假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县图书馆举办的“光影非遗秀镇宁·笔墨丹青绘盛世”专题展览,为市民献上文化大餐;布依族、苗族队伍在安顺古城“帮帮唱”活动中的精彩亮相;县民宗局在天瀑步行街举办2025“我们的节日·苗族四月八”活动,成功将镇宁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吸引八方宾客共襄民俗盛举……

 镇宁组织布依族队伍参加安顺古城“帮帮唱”活动

引得来客,更要留得住心、赢得口碑。为此,镇宁积极邀请安顺市饭店协会、安顺市城市服务技术学院专家走进镇宁,为全县住宿行业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服务培训,切实提升接待软实力。

在重点景区、酒店等游客集散区域,精心投放“镇宁文旅出行指南手绘地图”及宣传水牌,让游客轻松获取吃、住、行、游全方位信息,享受便捷无忧的旅程。

在此基础上,镇宁谋划涉旅项目67个,重点推进住宿配套等项目9个,总投资10.23亿元,进一步提升民宿品质,提升接待服务能力,甜蜜产业配套不断完善。

“这几年,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游客来镇宁可以游玩的地方多了,除了周边景区,现在可以逛夜市,到高荡等地感受民族风情,还有配套服务也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新开业的嘉禧悦酒店负责人李玉红说道。

 游客在高荡体验竹竿舞

与此同时,镇宁的“甜蜜”故事,通过全媒体矩阵响彻四方。

“镇宁故事”安顺古城形象店、“宁宝儿”黄果树景区文创店,以及低空观光旅游、网红打卡墙、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天瀑步行街的璀璨夜经济,共同构建了沉浸式体验的新矩阵。

镇宁天印山

线上,镇宁精心策划的“总要来趟镇宁吧”等话题,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大力传播,阅读量突破300万,新增粉丝过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出的深度攻略,有效解锁了线上流量密码,将“甜蜜镇宁”的魅力辐射至更远方。

从世界级赛事的激情到田间地头的甜蜜,从千年溶洞的回响到步行街区的烟火,从非遗传承的匠心到线上流量的增长,镇宁以农为基、以文铸魂、以旅彰形、以体赋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振兴之路,不断激活了城市的无限魅力,“甜蜜镇宁”逐渐成为令人心驰神往、来了就不想走的“诗与远方”。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黎潇


责任编辑:宋爽 校对:梁惠焜 二审:吴 丹 三审: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