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青山,层林叠翠。近年来西秀区在林下经济领域持续发力,一批本土企业勇挑重担,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其中,贵州绿色田地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前瞻布局与创新实践,开辟林下经济发展新蓝海。
漫步于该公司的旧州老落坡种植基地,当地的村民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施肥,目之所及皆是生机盎然的景象:5000亩广袤的土地有序规划,4600亩黄柏林郁郁葱葱,套种的200余亩头花蓼亦展现出勃勃生机,长短作物错落生长的立体种植格局,让这片曾经闲置的山地焕发新生机,层叠的梯田更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贵州绿色田地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学顺向记者介绍说:“公司主要是以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式。长周期我们选取的是乔木类的黄柏,短周期我们有淫羊藿、头花蓼,还有黄精几个品种。”
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订单式”为核心与知名药企合作,有效保障销售渠道的稳定。同时,基地每年从种植到加工全流程,用工需求旺盛,每年可提供约 5 万人次务工岗位。
王学顺表示:“在政策方面,我们得到市、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撑,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化解,确保公司在享受政策、药品销售方面的渠道顺畅;技术方面,公司得到了华南农业大学、贵州省林科院,还有合作的药企等单位从育苗到种植、管护、采收及加工全程的支持,发展上信心倍增。”
目前,贵州绿色田地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已构建起从中药材育苗、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凭借 “长短结合” 的种植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初步平衡。通过与多方合作,公司的中药材产品品质稳步提升,市场认可度持续增强,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更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到林下经济发展中来,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结构,引入更多适宜当地生长的中药材品种。同时,将加大加工环节的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自有中药材品牌。”王学顺表示:此外,公司还将积极推进农旅融合,依托种植基地打造集中药材观光、科普研学、康养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区,让林下经济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安顺的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