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暑期“托娃记”

2025-08-01 12:00:30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清晨,阳光洒满院落,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恒礼站在村委会大院里,面对列队整齐的百余名孩子,高声鼓励道:“为了明天的美好,同学们加油!”这充满朝气的场景,正是黄鹤营村“阳光同行、助力成长”公益辅导班每天早上都会上演的日常。

开办暑期公益辅导班的初衷是什么?黄恒礼说:“村干部的工作,根就在老百姓身上。只有把他们的急难愁盼实实在在解决了,百姓才会打心底里信你,村里的工作才能顺顺当当推下去。”在黄鹤营村,暑期孩子安全问题被视为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

黄鹤营村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商议,集思广益,最终决定抓住防溺水宣传契机,将“孩子看管难题”转化为主动作为的突破口。经过周密筹划,7月15日,“阳光同行、助力成长”公益辅导班正式开班,村里上百名孩子报名参加,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点赞。

三年级学生段武润的母亲黄桃香在外务工,孩子的暑假安全一直是她最大的牵挂。“村委会办的辅导班,真是解决了我们打工家长的心头之忧。现在能安心上班,全靠干部们的用心付出。”黄桃香的话语,正是基层干部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生动体现。

公益辅导班办起来,安全责任也沉甸甸地压在了村干部们的肩头上。为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村委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流程。执行“签到签离+监护人确认”制度,配备专职志愿者进行网格化管理,还联合村卫生室开展应急演练,形成了安全闭环。正是这样细致入微的管理,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暑假,黄鹤营村积极整合村内资源,广泛凝聚各方力量。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陆伯秋介绍,黄鹤营村联合驻村工作队、高校及社会力量,形成“村委主导+高校助力+社会参与”的协同模式,切实做好暑期系列活动。精准对接资源,争取贵州民族大学7名志愿者驻点服务,获贵州大学EMBA学员4000元爱心资金支持。

课程设计以“德育铸魂、智育启慧、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赋能”为目标,分年龄段设置课程,确保“小学低段重趣味、高段强实践、初中组拓视野”。“做就要做好,要让孩子们有个充实暑假,我们的课程设置就要丰富,涵盖不同年龄段的需求。”陆伯秋说,该村还联动县公安局、县红十字会、县紫昀志愿者服务队、紫云职校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各方力量,开展防溺宣传、急救培训等专业服务,丰富活动内涵。

刚学习完画画的学生罗水清告诉记者:“这个假期感觉更好玩了,这里有老师陪着,还能交到很多朋友,暑假作业遇到不会的,也有人教,很喜欢来这儿。”

公益辅导班的开办,让村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陆伯秋深有感触:“从驻村初期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村民热络招呼‘陆书记’、孩子亲切呼唤‘陆老师’,这份干群间的亲近,比什么都让人暖心。”

暑期公益辅导课,是这个全国文明村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孩子们在村委会大院里的笑声与奔跑,丈量的不仅是安全快乐的暑假,更是一个全国文明村对“为民做主”的深刻理解。


记者手记:

在黄鹤营村的深入采访中,记者时刻被一种无声的奉献所触动。村支书黄恒礼的目光,如同精准的雷达,时刻追随着嬉戏孩童的身影,一句句“慢点跑”“别去路边”的叮嘱,是他将安全责任刻进骨子里的日常。驻村第一书记陆伯秋,从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到如今干群间自然流淌的亲近感,正是他和同事们用一次次贴心的服务换来的最珍贵回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

黄鹤营村暑期公益辅导班的成功举办,是基层治理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黄鹤营村将暑期“看娃难”这一民生痛点,转化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亮点。当基层干部摒弃“避事”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回应“小事”,以创新思维整合资源破题攻坚,为民服务便有了最坚实、最温暖的注脚。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 陈思雯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吴丹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