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 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奏响富民华美乐章

2025-08-06 19:50:11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高山云雾间,翠绿的茶园散发着馥郁茶香;平整基地内,各类蔬菜勾勒出丰收的美好画面;加工厂中,小小的刺梨成为畅销全国的“明星产品”;养殖厂里,肥壮的肉牛肉兔等待出栏……近年来,普定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为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突出比较优势 

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普定县依据自身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突出比较优势,积极培育“三主三特”等特色产业,重点聚焦“一大一小”(肉牛、肉兔)“一果一叶”(金刺梨、茶叶)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如今,全县肉牛、肉兔、金刺梨、茶叶、蔬菜等产业已颇具规模,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柱。

猫洞乡和谐村茶叶种植基地

在普定县化处镇朵贝村,贵州哚贝古茶开发有限公司的1000余亩茶叶在雨后更显翠绿,与2000余株古树茶相映成趣。山脚下的茶厂内,生产线轰鸣,夏秋茶经过加工销往全国乃至海外。公司总经理代琼介绍:“凭借高山云雾的地理环境、生态有机的管理模式以及朵贝地方茶的品牌效应,我们已连续十多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与‘国际有机认证’,每年能生产精品高端茶叶6吨,年产值达800万元。”依托这片茶山,该公司每年带动务工近2万人次,还积极探索茶旅融合路径,通过采茶、制茶、品茶、研学等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超2000人次前来体验。

来到普定县众鑫润丰蜀黔兔业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肉兔养殖基地,工人通过屏幕调控兔舍的温控与排风设备,开启水线与清粪系统,为肉兔营造舒适的生长环境。作为国内唯一的伊高乐种兔培育中心,该公司2024年引进1473只法国伊高乐种兔,填补了普定县肉兔产业种兔短板。截至目前,种兔已投产两批次,销售兔6000余只,商品兔17000多只,产值250余万元。养殖基地厂长叶志国表示:“目前,公司每年可产出祖代种兔18000只,生产商品兔30000只,产品销往四川、重庆、山东等地。”

众鑫润丰蜀黔肉兔养殖基地

而普定县的肉牛产业同样成绩斐然。通过推广“2215”“28安心养”等模式,众多农户纷纷参与到肉牛养殖中来。在化处镇沙包村肉牛养殖场,安顺康牛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普定县国有平台企业合作,以“2215”模式组建SPV项目公司,目前存栏肉牛400余头,预计今年出栏1500头左右,销售额可达1800万元。

化处镇沙包村肉牛养殖场

普定县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松介绍:“2025年,普定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500万元,新增肉牛养殖5000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500万元,培育肉牛家庭农场365家。同时,有5家大型秸秆收储企业,年收储量达3万吨,有效保障了肉牛产业前端饲草需求。”

如今,依托资源优势,普定县“一大一小”“一果一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2024年,普定县出栏肉牛1.88万头、出栏肉兔250万只;金刺梨产量350吨、全产业产值0.88亿元;茶叶产量1569吨、产值2.3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34亿元,增长3.6%,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家庭农场154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7.8%,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完善和提升产业体系 

延伸产业价值

近年来,普定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蔬菜及金刺梨育苗、种植、市场销售与加工等环节持续发力,完善和提升产业体系。通过建设专业化育苗基地,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鼓励农机合作社培养专业社会化服务团队,提升产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特色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村民采摘金刺梨

夏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普定县马官镇双玉村的供港蔬菜基地早已一片忙碌。上午采收的毛节瓜、丝瓜、水瓜等精品蔬菜,经过分拣包装,下午就发往香港。

基地负责人梁泽有介绍:“自去年投产以来,我们与香港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2024年仅一季精品豌豆尖就供应香港市场16吨,产值128万元。2025年种植夏秋季蔬菜200余亩,每天供应大湾区2至3万斤高端精品蔬菜,预计可采收夏秋蔬菜200多万斤,产值700多万元。同时,通过示范种植带动农户提升种植与管护技术,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供港蔬菜基地的建设,仅是普定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2024年,普定县蔬菜累计种植面积30.11万亩(次),总产量54.68万吨。近年来,为不断推动蔬菜采后处理体系建设,普定县在规模连片蔬菜基地配套建设分级、包装、预冷等设施,形成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以蔬菜规模化种植及完善的商品化处理配套设施,不断拓宽精品蔬菜销售渠道。

开展植保无人机作业

“目前,除围绕茄子、黄瓜等夏秋季蔬菜在马官镇建立大型集散中心外,普定还围绕优势单品,在化处镇戛卧社区建立佛手瓜尖集散中心、在水母河流域建立香葱集散中心。”普定县蔬菜生产管理站站长王亚雄表示。

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是产业链延伸的关键。在贵州高原夏秋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带动下,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建成2条蔬菜精深加工生产线,每天生产加工山药面条、南瓜面条等60吨以上,年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普定韭汇食品有限公司则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水饺系列产品销往各地,年产值1120万元。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培训

在普定经济开发区的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榨汁生产线等设备高速运转,金刺梨经过多道工序变成刺梨纯汁,完成田间到市场的飞跃。作为刺梨产业链龙头企业,该公司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建立国内首条刺梨纯汁非热杀菌生产线,成立技术研发中心。该公司董事长杨梦海表示:“近5年,我公司大力发展金刺梨精深加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塑造品牌,实现产业提质升级。2024年,公司消耗刺梨鲜果5000吨,带动1500余人就业,总销售额9463万元,发放务工工资400余万元。”

产业兴旺助农增收 

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在化处镇戛卧社区,1500亩佛手瓜尖郁郁葱葱,村民们穿行其中忙着采摘。种植大户袁康说:“村里发展佛手瓜尖种植以后,像我这样年纪大的人也能在‘家门口’致富了。今年我种了50多亩,从4月中旬采收到11月,能有50多万元收入。”

据戛卧社区党支部书记洪韧介绍,自2008年发展佛手瓜尖种植以来,该社区目前约有400户村民从事佛手瓜尖产业,年产量1000多万斤,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务工上万人次,发放务工工资超100万元。

在黄桶街道后寨村,种植大户卢仁勇正组织村民采摘香葱,准备发往安顺市场。他笑着说:“今年种了20多亩香葱,能采收四茬,年产量6万多斤,收入大概20多万元。这几天是采摘高峰期,每天要十多个工人帮忙。”

在马官镇余官村蔬菜分拣中心,村民付艳忙着分拣包装茄子。她表示:“在这里务工按件计酬,每件2元,一天能分拣100多件,收入200多元。”而如她一般的村民只是基地带动务工增收的一个生动注脚。马官镇副镇长胡祥介绍道:“马官镇茄子种植面积4000余亩,黄瓜2000余亩,有20多个蔬菜分拣中心。基地作为全镇最大的分拣中心,每天发货30余吨,可带动30多名工人增收。”

马官镇余官村蔬菜分拣中心

从挖掘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到产业精深加工,再到产业富民兴农,普定县依托农业产业,在广袤乡村绘就了一幅幅绿色丰收画卷,不断助力乡村振兴。普定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光禄表示:“未来,普定将紧盯目标,聚焦重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抓好良种培育推广,做好伊高乐原种兔场等培育建设,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发展智慧农业。同时,注重农业产业品牌塑造,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富民兴农强县。”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李芸 二审 吴丹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