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在贵阳这片土地上,曾留下许多保家卫国的历史片段。今天,借助AI技术的力量,让沉睡在档案馆里的记忆重新苏醒,重现那些烽火岁月里的贵阳故事。
峰火岁月
贵阳:抗战大后方的热血印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彻底点燃全民族抗战的烽火;1938年,贵阳师生举行保卫华南示威游行;1939年,贵州学生联合会在甲秀楼销毁查获的日货……1939年1月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正式成立,成为抗战斗争的重要堡垒。
“二四”轰炸 贵阳之殇
抗战大后方的血与火
1939年2月4日,日军18架轰炸机空袭贵阳上空,投弹120余枚,造成严重破坏。1326栋房屋被毁,2万余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3380万元以上。难民数千无家可归,蓬头垢面流落街头。这段惨痛历史警示我们:历史的警钟长鸣,吾辈当自强。
烽火贵阳
共谱文化抗战壮歌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贵阳成为众多文艺团体和文学家的聚集地。筑光音乐会和沙驼话剧社通过演出宣传抗战。茅盾、巴金等文化名人通过文学作品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期间,贵阳建立省立图书馆和科学馆等文化机构,并保存《四库全书》六年,为抗战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知知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