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屯堡景区:一步一景皆古韵 沉浸式文旅引客来

2025-08-07 22:34:25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清晨的阳光漫过云山屯的石头墙,青石板路上的露珠折射出细碎光芒。几位游客正端着粗陶碗喝着大碗茶,不时与身着明朝服饰的演员闲聊,欢声笑语唤醒了沉睡的古村落——这座位于西秀区七眼桥镇的传统村落,近年来通过精心打造景观、活化文化资源,不仅留住了六百年的历史记忆,更释放出蓬勃的旅游发展红利,成为备受追捧的打卡地。 

游客们在云峰屯堡景区漫步

古韵新景:老村落里的景观焕新

沿着石板路走进村落,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人感受到景区的用心。街巷两旁新增了古朴的休闲座椅,方便游客随时歇脚,新增的6面墙绘为景区增添了亮色,其中“屯堡小嬢嬢”墙绘前总是排着长队,画面中梳着发髻、穿着蓝色凤阳汉装的屯堡姑娘笑容亲切,其他几面墙绘同样独具匠心,身着宽袍大袖古装的文人雅士与创意性文字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让这些墙绘成了游客拍照打卡的好去处。

游客在“屯堡小嬢嬢”的墙绘前拍照打卡

来自长沙的游客伍女士正举着相机拍摄墙绘,她笑着说:“这景区真是一步一风景,随便站在哪个角落都能拍出好照片,每一处都值得停下来打卡。最难得的是,这么多新添的景观一点没破坏老建筑的味道,那些石头墙、青瓦房都保留得特别完整,能看出是真的用心在呵护这些传统建筑。”

继续往里走,文化气息愈发浓厚,6月投入使用的“听泉书舍”便藏在这片古韵之中,与旁边的饮马泉相邻,青瓦石墙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书舍内摆放着古朴的书架,整齐地陈列着各类书籍,靠窗的位置设有茶座,游客可在此免费读书品茶。“听泉书舍的打造,特意保留了传统屯堡建筑的石头墙,核心是在文化场景中融入贴心服务,能让大家在热闹的游览中寻得一份安宁。”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峰屯堡管理分公司市场营销负责人张华锋介绍道。

游客们在听泉书舍休息

沿着石板路往深处走去,后屯的马帮文化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几匹温顺的马匹拴在木质马桩旁,低头啃着马槽里的干草。不远处的空地上,晒谷架上摊着金黄的谷物,几位身着布衣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翻晒,还原着当年马帮歇脚时的生活场景。一旁的八仙桌、长板凳整齐摆放,墙角的酒坛贴着“酒”字标签,无声诉说着昔日商贸往来的繁华,让游客在观赏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沉浸互动:让历史“活”起来的体验创新

张华锋边走边介绍,近年来,云峰屯堡景区不断提质升级,从景观打造到业态布局,从服务优化到科技融入,全方位进行打磨,今年5月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今年1至7月,景区已接待游客约11万人次,吸引力持续攀升。

升级后的景区,将沉浸式体验作为激活历史文化的核心抓手,让沉睡的六百年历史在互动参与中苏醒。“今年以来,沉浸式剧本杀已上演40余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8月起为满足游客需求,实行每日常态化演出。”张华锋说道。

游客体验拓印

游客们手持任务卡,身着青色圆领袍的NPC们或站在摊位前,或穿梭在街巷中,游客们完成任务后兑换的“银票”,可用于在市集摊位前体验拓印文字、尝试靛蓝扎染、在射箭场感受百步穿杨,让游客在自主选择中延续沉浸感,街巷里满是古装身影,活脱脱一幅流动的明朝市集画卷。“这种‘让历史走下来、让游客走进去’的体验模式,正是我们对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探索。”张华锋说。

除了街巷间的深度互动,景区各处的穿越快闪秀也让时空交错的氛围愈发浓厚。无论是屯门还是广场,都可能偶遇精彩的演出:“士兵”列阵操练,尽显屯堡军事文化的刚毅,“唐伯虎点秋香”的桥段引得笑声连连,展现市井生活的鲜活。“这些互动设计,本质上是搭建起古今对话的桥梁,让游客从看客变成参与者,从旁观者变成历史场景的构建者。” 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云峰屯堡管理分公司剧游指导老师赵纪翔说,演员会邀请游客一起跳舞、品大碗茶,在一舞一饮间拉近与历史的距离,这种沉浸式体验,正是唤醒文化认同的生动体现。

景区内的沉浸式剧本杀

在拓印摊前的大学生宋方恒,7月才开始在这里担任NPC。“刚开始还有点紧张,怕自己讲不好拓印的技巧,没想到做起来特别有意思。”他笑着说,自己会主动跟游客介绍安顺的屯堡文化,和他们互动,遇到对古装感兴趣的游客,还会热情地推荐合适的体验项目。“很多游客做完拓印,会主动要求和我合照,说要把这份特别的体验带回家,这时候就觉得特别有意义。”

“像宋方恒这样的大学生,景区里还有10余名。他们分布在各个体验点和演出中,凭借着青春活力和对文化的热情,为游客带来了很多欢乐,成了景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小使者。”张华锋补充道,这种“实践+传承”的模式让文化传播更有活力。接下来景区也会不断推出新的沉浸式剧本,让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同时也能为这些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演绎场景,让他们在互动中更好地传递文化内涵。

多元业态:传统与新意交织的消费场景

而在沉浸式体验之外,景区的多元业态与贴心服务,也让这场“穿越之旅”更加丰满。30余家特色店铺沿巷铺开,构成多元业态矩阵。旅拍店的云纹圆领袍、凤纹马面裙等明代华服让游客瞬间穿越回明朝市井,文创店的地戏面具书签烫着金纹……“我们严格筛选业态,既要保留古韵,又得有新意。”张华锋指着“财神咖啡”说,店内下棋机器人能陪顾客对弈,顾客可以拿到祈福牌或免费咖啡的奖品,开业至今,营业额高的一天营收可达5000元左右。景区内的邮局里,木质柜台前游客正写下“来自六百年前的信”,这些不仅是体验点,也是剧本杀的NPC任务站,“这样才能让明朝市集感更真实。”张华锋说。

游客们在“财神咖啡”店内与机器人对弈

“贵客好礼”店门前,几位游客正围着工作人员询问店内的特色项目。“这是我们‘科技+文旅’的新尝试,AI旅拍能将游客影像合成古风画卷,AI蜡染系统可根据手绘图案生成制作方案。目前这些科技体验只是起点,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完善AI赋能文旅产业的路径,同时会把智能导引也纳入特色业态体系,让科技赋能的业态更精准地触达文化内核,真正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活’起来。”张华锋说。

游客体验扎染

在丰富业态的基础上,景区更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游客的每一刻停留都舒心自在。8月初上线的“石上云峰”一码通小程序,解决了游客找路、点餐的难题。张华锋点开小程序演示,三维地图可以实时显示游客位置,外卖服务支持在线点选景区内的特色美食、茶饮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服务细节,让游客全程感受到便利与贴心。”张华锋说。

夕阳西下时,寨墙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游客们举着相机追逐最后一缕阳光。在云山屯,历史与当下正温柔相拥,书写着传统村落的振兴新篇。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雪


责任编辑:陈亮 二审:吴丹 三审: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