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轿子山镇: 无人机“护航”粮油生产

2025-08-12 15:07:52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绿油油的稻田一望无垠。近日,在西秀区轿子山镇石锦村,两台植保无人机在机耕道上完成农药灌注后同时起飞,为3000亩稻油轮作田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

据了解,为保障2025年粮食和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轿子山镇因地制宜推广稻油轮作模式,选择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的集中连片耕地开展,总面积达3000亩。该模式在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了“一地双收”,既保障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油料供给。

“当前正值8月,既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高发期,因此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轿子山镇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技术保障为导向,采用‘无人机+绿色防控’模式,提升防治效率、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收。”轿子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彬介绍道。

本次飞防作业覆盖石锦村、大硐口村、青山村、永峰村、秀水村、万峰湖村、跳蹬场居委会等7个村(居)的稻油轮作种植区域。

“飞行高度需控制在2至3米之间,这样既能有效规避电线杆等障碍物,又能确保农药均匀喷洒在作物上。”作业现场,无人机飞手毛恒正操控着设备。随着无人机起飞并按照设定航线在稻田上空飞行,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十余亩水稻田的农药喷洒。

“过去人工喷洒农药,1人1天最多完成1至2亩,而使用无人机,每次起降8分钟左右能覆盖十几亩地,单机日作业能力可达数百亩。在成本方面,人工喷洒每日务工费约80至120元,而无人机作业为每亩9元,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贵州秋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无人机飞防领域十余年的企业,公司负责人陈亮对无人机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充满信心。目前,该公司拥有专业飞手二十余名。今年,其在西秀区已完成水稻农药飞防作业面积5万余亩,油菜飞防作业面积5万余亩。

王彬表示,下一步,轿子山镇将继续积极应用无人机飞防等农业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全面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技术应用、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推进,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    媛


责任编辑:宋爽 校对:梁惠焜 二审:康馨月 三审:徐 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