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灯火里的文化印记

2025-08-12 22:53:00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夜游、夜娱、夜购……如今的夜间经济已突破传统的餐饮单一消费范畴,向文化领域深度延伸。近年来,我市各景区通过打造夜间文旅项目、举办夜间演艺活动等形式,丰富了夜间经济的文化内涵,满足市民游客多样化的夜间消费需求。

每当夜幕降临,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便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两边的店铺一个挨着一个,卖着蜡染、木雕、屯堡服饰、银饰这些非遗手工艺品。游客们在店里走走看看,还能亲手体验制作,实实在在地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是我们安顺非遗地戏演员戴的面具,也叫‘脸子’,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木雕本身也是一项非遗技艺……”在安顺非遗木雕店铺里,老板龚芩正耐心地向游客介绍着店内的木雕脸子。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连路过的人也被吸引过来,好奇地凑上前打量,不大的小店很快就被层层围住。

来自上海的游客杨涵正在货架前仔细挑选着木雕挂件,准备给自和家人各带一个。她笑着说:“本来只是想来安顺避避暑,听说安顺古城晚上很热闹,就过来逛逛,没想到收获这么多惊喜,尤其是这些木雕面具,特别有意思。听老板介绍说,这是从明代就传承下来的技艺,正好买回去做个纪念。”

安顺非遗木雕店对面的绣娘坊里,同样挤满了前来选购的游客。冰箱贴、手提包、裙子、帽子、摆台、扇子、发卡……店里的蜡染制品品类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来自江西的游客李女士在货架间来回挑选,忍不住直呼:“这里的蜡染和我在其他古城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有特色,价格实惠。”
  离绣娘坊不远的凤采屯堡风、月轩苗芳、屯堡木缘阁等非遗文创店内,销售也十分火爆,店里的屯堡服饰、苗银配饰等都深受游客喜爱,不少人手里都拎着刚买的“战利品”。

在这条街上,人们不仅能“看”、“购”,还能静下心来“听”。在一瀞·美学空间店门前,悠扬的古琴声缓缓流淌,这清脆婉转的琴声穿透了夜市的喧闹,让驻足聆听的游客在热闹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同一时刻,黄果树瀑布景区的夜色里正涌动着别样的热情。身着布依族服饰的演员们,早已列好队形跳起迎客舞,用最热情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夜游的客人。随着灯光前行,一场热闹的布依族舞蹈正式拉开帷幕,演员们将民族服饰的华美、古老民俗的韵味都融进了舞姿里,让游客收获了远超预期的丰富体验。

来自浙江的游客赵青挤在人群中,举着手机一边录像一边对记者说:“来之前就想看看黄果树的夜景,哪想到还有这么精彩的表演,充满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作为屯堡村寨典型代表的云山屯,也正着力打造夜间灯光景观,计划将屯堡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构建丰富的非遗光影互动场景。夜幕降临,光影交织间,地戏的灵动姿态、屯堡服饰的精美纹样将通过互动技术生动呈现,游客可在光影中与这些非遗元素近距离“对话”,沉浸式感受六百年军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鲜活气息,在夜游中触摸屯堡文化的历史脉络。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思雯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张家晨 二审:康馨月 三审:徐 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