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惠村:李子挂满枝 丰收致富忙

2025-08-18 21:02:50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八月果飘香,村民采摘忙。西秀区黄腊乡嘉惠村的果园迎来了大丰收,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贵妃李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果农们穿梭其中,指尖轻转便将成熟的果实收入篮中。

小心点摘,别碰掉果霜!”种植户罗慧的声音清脆响亮,她戴着草帽蹲在果树下,仔细查看果子的成熟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我们在黄腊乡第一批大丰收的贵妃李,你尝尝!”罗慧笑着说,这个品种就是好,甜度能达到18,而且果皮稍微偏厚,硬度好,耐存放,便于储存和运输,后期养果的时候也具有防裂果的特性。

谁能想到,这位熟练的“果农”,10年前还是个“门外汉”。“我婆婆在施秉县有一个千亩果园,就是种植的贵妃李,刚嫁过去时,看着漫山遍野的果树头都大了。”回忆起刚接触果园的日子,她忍不住笑出了声,“修剪枝条怕剪错,施肥怕烧根,连摘果子都不知道该从哪下手。”

在施秉县的10来年时光里,罗慧跟着婆婆一点点学技术。从辨认果树病害到精准控制水肥,从疏花疏果到判断成熟度,她都悉心学习,认真积累经验。

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罗慧成了果园里的“主心骨”,更让她安心的是,施秉的贵妃李有着稳定的销售渠道。“每年果子还没熟,收购商就已经预定完了,根本不愁卖。”罗慧笑着说,那时一个念头在她心里悄悄萌芽:“这么好的品种,要是能到娘家发展种植多好?”

黄腊乡是罗慧的“娘家”,这里山清水秀,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贵妃李。每次回娘家探亲,看着村里大片坡地无人问津,她觉得很可惜。“我们这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种不了太多的地,更别说地势陡峭的坡地了。”罗慧说,那时她就打定主意,要把贵妃李带回家乡。

2019年,罗慧带着贵妃李品种回到黄腊乡创业。“当时家人都担心,怕我把多年的积蓄赔进去。”但她铁了心要干,“我不仅要回来种果树,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干!”通过土地流转,她在嘉惠村承包下300多亩坡地,亲手栽下了第一批贵妃李幼苗。

然而,创业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就在2024年,种了5年的果树好不容易迎来挂果期,本想着能有一个好收成,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果园。“当时我正在疏果,眼看着一颗颗冰雹砸下来,心都碎了。”罗慧至今记得那天的情景,只能看着满地的落果,心疼不已。

但这位不服输的农村妇女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带着工人第一时间清理果园,给受伤的果树喷药消毒。“那段时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就盼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精心管护,她的果树长势越来越好,今年还迎来了大丰收。

如今,看着满园丰收的景象,罗慧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去年受了灾,没有收成,今年200多亩丰产期果树还是结了20多万斤果子,除了在本地市场销售外,还在婆婆的介绍下,把李子卖到了广州、浙江等地。”她算起收成满脸喜悦,“批发价6块钱一斤,比普通李子贵不少,总产值能有100多万元。”

这几天,果园里十几个工人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盒、打包,现场可不是一般的热闹。50岁村民王德真手脚麻利地将果子装进印有“精品贵妃李”字样的礼盒里,她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天有100多块钱,日子过得也舒坦。”

“像王德真这样在果园务工的村民有30多个,大多是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每年光是发给他们的务工费都有10来万。”罗慧说,现在她还培育了贵妃李苗木,想种植的村民都可以跟她学技术,除了提供苗木和种植技术外,还回收销售,保障村民们有产有销。

秋风拂过果园,带来阵阵果香,也带来了丰收的希望。从施秉的“果园媳妇”到黄腊的“娘家果农”,罗慧用6年时间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也用一颗颗甜蜜的李子,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种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詹    艳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徐昕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