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双堡镇:红托竹荪迎丰收 菌香飘出致富路

2025-08-19 22:41:29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初秋时节,在西秀区双堡镇,随处可见连片种植的竹荪基地,田垄上撑起的一个个大棚整齐划一,一朵朵红托竹荪如一把小伞破土而出,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烘干,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的清香,丰收的喜悦溢满田间地头。

走进山京村竹荪种植基地,负责人翁学成正在检查竹荪生长情况。他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壤,看着饱满的菌蕾满脸笑意:“你看这品相多好,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翁学成是当地有名的“竹荪能手”,种植竹荪5年了,去年在杨武乡种了15亩,产值就达到了60余万元。去年9月份他看中山京村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肥沃土壤,便带着家人和朋友们转战山京村,一口气种下120亩红托竹荪。

“双堡镇的水质、土壤都特别适合竹荪生长,这里的海拔和温差能让竹荪积累更多营养。”翁学成蹲在田埂上介绍,红托竹荪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必须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培育。基地采用“轮作”模式,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通过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肥力,实现绿色循环种植。按照去年亩产250斤干品的产量估算,仅翁学成自家种植的竹荪今年就能实现产值130多万元,而整个120亩基地预计产值将突破500余万元。

离开山京村,记者来到塘上村竹荪种植基地,这里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种植户杨永洪穿梭在遮阳棚间,手指轻捏竹荪菌柄,将成熟的竹荪整株摘下,放入竹篮中。

刚采摘的竹荪洁白鲜嫩,经过分拣、烘烤后,就能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红托竹荪是珍稀食用菌,因其口感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杨永洪告诉记者,他的竹荪干品年产量一亩产能达到300多斤,现在市场价稳定在320元一公斤,品相好的特级品能卖到400多元一公斤。

杨永洪拿着刚烘干的竹荪向记者展示,他指着分级筛上的竹荪介绍,竹荪按品相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分级销售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主要销往织金、云南等地,销售渠道固定,根本不愁销路。

“昨天刚刚卖了100多斤干品,光这一笔就收入3万多元。”杨永洪算起了丰收账:“竹荪一季能采摘3到4茬,从出菇到采收可持续两年。去年我家种了12亩竹荪,光卖干品就收入80多万元。此外,还带动了村里的部分赋闲在家的农户就业,一年的务工工资大概是10来万元。”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雷芬兰正麻利地采摘竹荪,她的竹篮里已经装满了新鲜菌菇。“以前在家门口找不到活干,现在在基地采竹荪,一天能挣150元,还能照顾家里。”雷芬兰笑着说,每年从种植、管护到采收季都有活干,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

双堡镇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种植红托竹荪的优势,通过示范带动,当地有效引导村民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如今,红托竹荪已成为双堡镇的“致富菌”,覆盖山京、塘上、银山、花恰、军马等村280余亩,总产值1100余万元,每年带动就业5000余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们还会及时邀请农技专家定期到基地指导,为竹荪产业保驾护航,下一步,我们将合理规划该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联合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红托竹荪种植的队伍中来,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敏说。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詹艳 李超然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梁惠焜 二审:徐 昕 三审: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