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大豆、玉米成熟季。在位于关岭自治县普利乡的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里,一排排玉米秆上挂满了金黄饱满的果穗,其中间种植的大豆同样长出串串豆荚,两种农作物一高一低间隔种植,取长补短,收获喜人。
关岭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我们再一次邀请到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的专家们来到示范基地里开展大豆与玉米套种测产工作,以精准的实验数据为粮食安全、稳产增收筑牢科技支撑。”关岭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艳说道。
在田间地头,农业专家们根据大豆玉米套种测产的标准和要求,在现场随机选点、科学取样、翔实记录,按照实地测距、数株数、豆荚数、现场采收、折算、称重等环节进行测产,并通过记录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表现,全面准确掌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当地的成效。
农业专家现场随机选点取样测产
“经过随机取样测产,该示范基地玉米最高亩产达1476斤,大豆最高亩产达334斤。不仅玉米产量有所增长,每亩还可以增收大豆200斤左右,加上前期使用机耕机播每亩能节约成本500元,两者相加可使每亩地增收1000元。”国家科技特派团关岭团团长陈佳琴说。
取样测产
该县普利乡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该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占地为350余亩,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由当地农技人员揭榜,国家科技特派团全程跟踪技术指导,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合理搭配优质品种,利用植物边行效应,增加了光照和通风效果,增强了农作物抗病、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有效发挥出玉米的边行优势和大豆的固氮养地作用,从而实现玉米稳产、大豆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业专家实地记录数据
“我们从2022年3月进驻关岭自治县以来,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经过科学研判调研结果,于同年4月开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该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陈佳琴表示,此次实地测产成果喜人,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这为当地持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科技支撑,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