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蜡染,不同地区的风格手法也都有细微差别,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告诉我发现有什么不同,好吗?”虽是暑期尾声,但连日来在市博物馆,依旧可见学生三五成群、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位于该馆一楼的蜡染展区,因既展出了贵州多地的不同蜡染作品,又设置了diy蜡染制作专区,吸引不少青少年前来打卡。
暑期以来,市博物馆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据馆内统计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26日,日均接待游客达300余人次,较平日增长了50%,高峰时段单日接待量更是突破400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为提升博物馆服务水平,市博物馆主动应对社会需求,在原有免费开放、无需预约的基础上,暑期推出了延迟闭馆、周一不闭馆等举措,此外,还增设休息座椅20余处,并在服务台提供免费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让游客在感受安顺历史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更舒心便捷的参观服务。
徜徉在市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便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家眼前这件文物是清代的地戏脸子,它是国家二级文物,这15面地戏脸子是杨家将地戏脸子,大家仔细看,它们中既有正派人物,也有反派人物,我们可以通过面部颜色来进行分辨……”在博物馆内,志愿讲解员小李同学正为游客细致解读展品。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她提前两周查阅资料、参加培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讲解内容。“每次看到游客认真聆听的眼神,尤其是小朋友们好奇的提问,都让我觉得这份志愿工作特别有意义。”小李说。
为保障讲解服务质量,市博物馆在暑期前就启动了志愿讲解员招募与培训工作。通过线上报名、面试筛选,最终选拔出优秀志愿者,涵盖历史、汉语言文学、旅游等相关专业。培训中,馆内工作人员围绕馆藏文物背景、讲解礼仪、应急处理等内容开展系统教学,还组织志愿者实地演练,确保大家能熟练应对各类讲解场景。
除了讲解服务,志愿讲解员还主动承担起引导分流、文明劝导等工作。在人流密集的展厅入口,他们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遇到游客咨询路线或展品信息,总能第一时间热情回应。来自重庆的游客王先生说:“之前担心孩子看不懂展览,没想到志愿者小姑娘特别有耐心,而且还主动推荐周边的文化景点,帮我们规划行程,感觉特别贴心。”
市博物馆工作员郭子榆介绍,暑期以来,市博物馆的日接待量较平时有大幅增长,周末更是迎来参观高峰。为了应对客流,馆内加强了服务保障工作,增加了讲解员和志愿者数量,延长了开放时间,确保每一位游客都能有良好的参观体验。
“假期是传播文化的黄金时期,我们通过丰富的展览和多样的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安顺文化的独特魅力。”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博物馆将持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创新展陈方式和活动形式,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