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避暑经济”典型系列报道之十 | 安顺经开区羊场村:山水纳凉迎远客 田园悠然画中游

2025-08-28 11:07:32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晨曦微露,在安顺经开区幺铺镇羊场村,千亩荷塘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晶莹的露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动。马槽河如玉带蜿蜒,两岸错落的白族民居与特色民宿升起袅袅炊烟,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当全国多地热浪翻涌,羊场村以清凉气候、荷塘风光和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宿,成为“避暑候鸟”的聚集地。

鸟瞰羊场村 王兴文摄

“推窗见景、鸟语花香,连续5年来安顺避暑,带动了几十名亲友一起来品美食、赏美景,很享受在羊场村舒适松弛的田园生活!”湖南怀化游客蒋晓燕在如家民宿小院里,一边品茶一边感叹。

湖南怀化游客乐居羊场  张桂英摄

手机显示实时温度:羊场村23.5℃,怀化33.7℃。这样的温差,让这个曾经的贫困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民宿产业,成了炙手可热的避暑目的地,走出一条人居环境“美”、闲置资产“活”、百姓钱袋“鼓”的新路子。

夜幕降临,在羊场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热闹的避暑旅居活动正在上演,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居客与身穿民族服饰的表演者一起尽情舞动、歌唱,现场洋溢着一片温馨与欢乐。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魅力。上海旅居游客李女士说:“这里风土人情好,百姓淳朴。我们入住的民宿房主对我们很照顾,像回家一样,加上气候舒适,非常适合旅居。”

篝火晚会

如今的美好,在过去却难以想象。“以前一涨水,庄稼就被淹,辛苦耕耘却收入微薄。”羊场村如家民宿负责人刘松回忆道。

转机发生在2016年。当地政府投入836万元实施河道综合治理,清淤筑堤,并推动羊场村参与“十里荷廊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带”建设,建成千亩生态农业观光园和莲藕产业园,打造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生态盛景,日最高游客量突破4万人次。

羊场村鲜花盛开

生态改善带来连锁效益。荷塘亩产莲藕3000斤,衍生出荷叶茶、藕粉等产品,收益是传统水稻的3倍。不少村民在荷塘边摆起小吃摊,旺季日收入超500元。而游客的一句“想住在荷塘边”,让村民看到了新机遇。

2019年,羊场村党支部发动村民改造闲置民居发展民宿。支部党员带头改造自家房屋做民宿,第一批共发展17家民宿180余张床位。刘松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将自家小楼改造成民宿试水经营。村支两委积极对接旅行社,引进来自湖南、广东、重庆等高温地区的游客,许多客人因凉爽气候和优美环境成为“回头客”。

羊场村民宿

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近年来,羊场村避暑旅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羊场村党支部书记谢朝阳向记者介绍:“我们村发展民宿产业有交通区位和自然资源两大显著优势:距离安顺城区20公里,到机场、高铁站只要15分钟车程,到5A级龙宫风景区20分钟车程。又位于十里荷廊风景区核心地带,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是避暑旅居的优选。”

游客聚集羊场村参加旅居活动

羊场村党支部积极动员村民对民宿进行全面的提质改造,修建独立卫生间,美化庭院环境,提升餐饮服务、民宿管理等水平。今年,一批年轻人整合了村里的民宿资源进行连片运营,统一管理,强化网络营销。“壹号民宿”负责人橙子一边直播一边介绍:“我们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用短视频和直播展示民宿环境和周边景点,网上转化率很高,很多客人刷视频寻来,优质服务和统一管理显著提升了旅客入住体验, 把过去6月至8月的高峰客流延长为4月至10月。民宿的收益提高了,村民的荷包也更鼓了。”

羊场村村民为旅居游客进行民族表演

“羊场村民宿规模从2019年的17家180张床位,发展到2025年的65户1224张床位。”谢朝阳介绍,2024年,羊场村民宿51户950余张床位,接待游客26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350万元;2025年,预计接待游客3200余人次,旅游收入预计突破500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规范并壮大民宿产业,谢朝阳详细介绍:“接下来,我们村计划成立民宿产业协会,对民宿客栈实行积分管理,同时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指导农户对现有民宿设施提质改造。并发展露营、烧烤、亲子活动、民俗体验等多种业态。”

村民和群众载歌载舞

夕阳西下,荷香伴着欢声笑语在村庄弥漫。白族姑娘唱着迎客歌,将新采的荷花插进民宿前台的瓷瓶里。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羊场村的乡村民宿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过去水患频发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网红避暑热门目的地,羊场村将“凉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助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    琪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吴丹 三审 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