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市在即!关岭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025-08-29 19:07:00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8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凉井村的关岭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只见上万平方米的交易钢结构大棚已基本完工,办公楼建设接近尾声,挖掘机、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焊接圈栏、地面平整等工作。

航拍建设中的关岭牛交易市场

“关岭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开始施工,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完成进度达90%,现在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预计整个项目在9月中旬完成建设。”关岭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郑兵说道。

 该市场已经基本完工的交易钢结构大棚

关岭牛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2822.4万元,建设规模达50亩,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占地14000平方米的关岭牛交易钢结构大棚、400平方米的牛只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和300米砖混结构牛只卸牛台、1000米赶牛通道、100立方米粪污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购置。

 工人正在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巧妙地将光伏板铺设于棚顶之上,实现空间与能源的双重优化,并配备了华为150K太阳能光伏逆变器作为项目的核心动力,可高效、稳定、智能地将阳光热能最大程度转化为清洁电能,这一创新举措能够进一步降低市场运营成本,提升环境效益。

该市场配备了华为150K太阳能光伏逆变器

据了解,关岭自治县的“花江牛市”至今已有370余年的历史,曾创造过每年外销15万多头牛的销售纪录,其中,1983年至1985年,仅黄牛成交量就达22965头,成交额达819万元,当时是贵州最大的牛市,并在1986年被国家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四大牛市”之一。

 工人正在施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花江牛市”曾经的盛况虽已不在,但花江镇仍是该县牛只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如今,关岭牛交易市场即将建成开市,运营之后将具备关岭黄牛价格信息发布和品种优选、流通、聚集等功能,搭建智能化肉牛交易平台,让买卖双方在短时间内便能达成零散和规模性的交易,同时还将提供代养、代售、代屠宰等一站式服务,实现规模牛场和家庭农场100%全覆盖,大幅降低大户与散户的交易成本,打通“交易—屠宰—加工”的产业链堵点,让关岭牛“养得好、卖得出、卖得好”,加速优质牛源走出大山,为乡村振兴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该市场正在建设中的办公楼

 “关岭牛交易市场具备多个比较优势,其一是群众基础好,全县有11505户肉牛养殖户,牛只存栏量常年在10万头以上;其二是产业基础强,经过多年发展,关岭牛产业的牧草加工供给、屠宰分割、食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已经完善;其三是交通优势明显,无论是从沪昆高速还是六安高速下站,交通圈都在25分钟以内。”

 该市场已经基本完工的交易钢结构大棚

关岭自治县关岭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平渊表示,关岭牛交易市场建成后日交易量可达3000头,年交易量可达28.8万头,可解决该县乃至周边县区肉牛产业小而散的交易模式,并且该市场配置了智能交易大屏,购牛者不仅能进行“线下”交易,还可通过大屏直接看到辖区养殖场和家庭牧场的牛只情况,实现“线上”实时看牛、购牛。同时依托关岭牛全产业链发展优势,推出“保底”方式,出现养殖户牛只销售不出的情况,该市场可按市场价格回收牛只,进一步减轻群众的交易成本。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   智


责任编辑:宋爽 校对:梁惠焜 二审:吴 丹 三审:陈 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