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拂,茶香四溢。9月1日,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小寨关村茶园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采用机械化方式采摘鲜嫩茶青,从茶园到厂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小寨关村茶园
小寨关村茶园的发展,是紫云自治县产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2021年,第二批财政衔接资金“产业扶持”农业产业巩固提升茶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小寨关村,让撂荒多年的3000亩山坡地重焕生机,变身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茶园”。
在小寨关村秋茶采收现场,村民们手持采茶机,熟练地穿梭在茶垄间。机器驶过,嫩绿的茶青纷纷落入袋中。为提升茶叶采收效率,目前该茶园全面采用机采作业,确保茶青及时下树,为后续加工奠定坚实基础。
机采秋茶
管理经营小寨关村茶园的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县级平台)生产部部长王建林介绍:“8月初以来,我们每天投入约30人机采茶队,人均工资在300元左右,每天发放工资超万元,茶青采收量保底4万斤以上。”
新鲜茶青的加工争分夺秒,从采收、运输到加工,每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在加工厂房内,每天生产消耗约3000斤茶青,刚采摘的茶青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逐渐变成色泽墨绿的干茶,整个车间弥漫着醇厚茶香。
秋茶加工
对于丰收的茶叶而言,“产得出”只是第一步,“销得畅”才是实现价值的关键。为推动基地茶产业发展,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多家省内茶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构建起“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高效产业链条,为茶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小寨关村的3000亩茶园,不仅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