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随着辣椒成熟上市,西秀区岩腊乡的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忙碌采收辣椒的场景,交易称重的声音此起彼伏,奏响秋日田间丰收曲。
村民采收辣椒
走进岩腊乡青杠坡村,村民罗敏正在自家的3亩辣椒地里采摘鲜椒,只见她双手快速翻飞,一个个鲜艳如火的辣椒便落入竹筐间。她介绍,自从今年与公司签订种植协议后,由公司提供辣椒种子和农资,技术员定期上门指导,鲜椒采摘后直接送往公司烘干线,她成功实现了“早上摘椒,下午拿钱”。“目前,我已经采了3000多斤辣椒,预计这一季能卖出1万多元。”罗敏笑着说。
同样因辣椒种植忙得不亦乐乎的,还有泉塘居委会的种植户罗景林。此时,他正在种植基地里带领着几名工人采收辣椒,他告诉记者:“今年是我种辣椒的第二年,去年和公司签协议种植辣椒有10多万元的收益,于是今年扩种到25亩。现在进入辣椒采收高峰期,多的时候需要请十多个工人来帮忙,按每斤0.8元的价格计算工钱,一季仅工人工资都要发3万多元。”
红彤彤的辣椒
近年来,岩腊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今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8000余亩,分布于8个村(居)。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构建起“订单种植-技术兜底-保价收购”的产业闭环,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为了让辣椒产业根基更稳,岩腊乡在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上持续发力。针对脱贫户及监测户落实产业奖补政策,种植辣椒每亩可获600元直补,截至目前已申报226户奖补资金62.36万元;对接保险公司,到村到户为种植户提供辣椒保险服务,有效降低“靠天吃饭”的风险。同时,联系市区两级专家到乡开展种植相关技术培训,让农民从“门外汉”成长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土专家”。
在产业发展道路上,岩腊乡注重延伸产业链,提升辣椒附加值。走进贵州中秸农业有限公司的辣椒生产加工车间,火红的辣椒堆积如山,工人们忙着搬运、分拣、烘干。公司负责人郭盛华介绍:“今年我们通过签订协议带动种植辣椒5000余亩,覆盖岩腊乡及周边乡镇1000多户农户。目前每天收购辣椒60至80吨,平均价格每斤2元,烘干线每日可加工鲜椒35吨,烘干后销往重庆、遵义和本地辣椒加工企业。”
贵州中秸农业有限公司辣椒加工车间
如今,通过订单式辣椒种植,贵州中秸农业有限公司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增收。“去年,公司共收购辣椒25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10多名工人稳定就业以及大量临时工人务工,发放工资30多万元。”郭盛华说,今年收购期间公司每天发放收购流水30多万元,预计采收结束总流水达2000多万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岩腊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邓宁波表示,今年岩腊乡辣椒产量约9625吨,产值约3850万元。未来,将持续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优化种植管理方案,不断提升辣椒产量和品质,推动辣椒产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让小辣椒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