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之所以具有变革性力量,关键在于它能突破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江小涓在2025数博会开幕式上说,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数据不仅能够提供超越人类认知范围的知识支撑,还能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是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热点话题。业内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产业落地等议题,在今年数博会对话活动中探讨了基础数据集建设、应用场景开发、AI发展现状及未来变化等前沿趋势。
业内嘉宾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优势,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共同推动智能向善,加大高质量数据集和语料库联合共建,弥合全球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
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阐释“加快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产品”的政策思路和条件、优势,发布鼓励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今年数博会上,贵州对外释放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强烈信号。
8月27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展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摄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预计到2030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将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工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位秋说。
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方向,本届数博会上,低空智能发展也是一大热点话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说,北斗系统作为国家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已实现“自主独立安全可用”目标,正在从新质生产力阶段迈向时空智能新纪元。
2025数博会召开前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看来,这个“人工智能+”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指导数字经济从“互联网 +”走向“人工智能+”。
“这是一个机遇。”陈劲说,进入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对数据要求更高,对发展大数据产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让大数据进一步支持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发挥着更好作用。
2025数博会“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现场。
“要打造算力黑土地,繁荣AI百花园,加速行业智能跃迁。”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说,中国的“算力黑土地”,正在成为全球客户的AI算力场。
“当前的数据平台还不能很好地为大模型AI所使用,所以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准备、知识抽取。”张平安说,未来的数据湖,要成为AI Native或者AI原生的数据湖,让所有数据能够被AI所见、能够被AI所调用。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贵州有战法——
加速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发展数据标准产业,大力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着力引进大模型开发商,加快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产品,创新做好“人工智能+”文章;积极开发“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农业”新场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贵阳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发表主旨演讲。
为人工智能提供硬支撑
“数据要素价值的充分释放,需要制度、市场、技术三大抓手协同发力,其中数据基础设施是关键技术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
高位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大势所趋。何为数据基础设施?去年底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有明确定义: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应用设施等构建了数字基础设施。
当前,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形成以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为目标、以网络为支撑、以算力为底座、以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标准构建、大规模基础设施部署、市场化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说。
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作“数据基础设施推动数据价值高效释放”主题报告。
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当前,贵州数据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壮大、完善——
在建和投运重点数据中心49个,其中29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全省算力规模突破92Eflops(Eflops代表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出省带宽超过6万Gbps,落地建设了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可直接连通全国42个主要城市。
“人工智能三大要素分别是数据、算法、算力,算力是一个物理的世界,而数据和算法是软件。”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院士陈建峰说。
陈建峰说,在发展人工智能过程中,算力将为数据的价值产生和实现提供物质基础,而算法是实现数据高价值的一个重要科学方法,要依赖物质的算力,来推动和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在2025数博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上,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院士陈建峰围绕绿色数据中心创新发展进行分享。
培育行业大模型新“黔”力
当下,行业大模型在拔节生长、百花齐放。聚焦24个重点行业领域,截至目前,贵州累计打造了近百个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黄小西”AI智能体、39AI医生、“贵人智办”等一批行业大模型相继投入市场。
“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推动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的牛鼻子。”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宗尧说,贵州发展人工智能有基础、有条件、有政策。
朱宗尧说,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离不开算力、语料、算法三大核心要素,目前,贵州围绕这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政策。
2025数博会上,华为公司展示了华为云昇腾AI云服务,这是“最适合大模型应用的算力服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摄
在算力方面,贵州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之一,也是南方地区唯一一个面向全国提供服务的算力节点,正打造成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目前,对购买贵州算力服务的省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可按购买类型及合同成交金额给予相应的算力券激励。
语料是可供大模型训练推理使用的加工处理过的高质量数据集。出台《贵州省鼓励数据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从标注产业、企业和人才引育、财政金融支撑等10个方面,支持加快培育具有贵州特色的数据产业生态,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本届数博会上,375家参展企业带来1300余项创新成果,观展人次达9.1万。图为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人潮涌动的展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丽
目前,贵州以公共数据率先“下场”,带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努力将“数据仓库”变成“数据工厂”,已打造40余个典型公共数据产品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46家生态伙伴发布939个高质量数据集。
在算法训练及应用领域,涌现了振华、航天电器、郎玛、世纪恒通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产品形态。同时,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铜仁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产业园区内,数据标注、内容渲染、行业大模型、算力运营等新业态在蓬勃发展。
数智时代,未来已来。贵州的数字经济图景也很明确:做强做优算力、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四类产业”,强调深化数智赋能引领支撑社会治理、生活服务、产业升级“三大转型”,并“确保年年有突破、三年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