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山镇青山村:小小猕猴变身“致富果”

2025-09-25 01:43:37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记者来到西秀区轿子山镇青山村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棚架下,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簇拥在枝叶间,泛着诱人的光泽。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欢声笑语随着秋风在山谷间回荡。

谁能想到,这片丰产的果园曾是一片低产茶山。“以前的老茶树树龄长、发芽率低,加上管护跟不上,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青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刚回忆道,2007年,村两委立足实际,经多方调研发现村里的坡地气候、土质、海拔和光照条件都堪称猕猴桃优生区,于是决心带领村民转型发展。不仅组织农户远赴陕西取经,引进米粮、徐香、金艳等优质品种,还邀请专家驻村指导,从育苗到挂果全程提供技术支持,一步步攻克了品种适配、科学管护等难题。

如今,青山村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达140余亩,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带。“我们坚持无公害种植,施农家肥、人工套袋防虫,种出的果子鲜嫩多汁、甜度高,根本不愁卖。”种植大户潘发国一边采摘猕猴桃一边介绍,他种了20多年猕猴桃,今年60亩果园亩产达3000余斤,按市场价测算产值约60万元。“即便受冰雹灾害影响,果园内仍热度不减,单日销售额最高可超2万元,最忙碌时游客更是排起长队,把入园公路都挤得满满当当。”潘发国说。

小小的猕猴桃,不仅是“生态果”,更是“致富果”。“通过发展猕猴桃产业,曾经的老茶坡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在点绿坡地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王刚表示,虽说今年受气候影响,但猕猴桃产量可达100多万斤,产值300多万元,并在施肥、点花、采摘等关键时节,带动务工2000余人次,为村民带来直接务工收入超20万元。

“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果园务工,一天能挣100元,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分拣猕猴桃的村民付老五脸上笑开了花。产业发展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更催热了乡村旅游,“水果+农家乐”的融合模式让青山村人气越来越旺,昔日的闲置土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谈及未来,王刚信心满满:“我们将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完善仓储、分拣等配套设施,还要发展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能留下来、住下来。”如今,从低产茶山到丰产果园,从单一产业到多元融合,青山村正以特色水果为媒,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康馨月 三审 徐昕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