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顺市关兴公路沿线的公路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与钢筋的敲击声相互交织,工人们弯腰俯身,专注地加工着钢筋、安装着锚杆,阳光洒在崭新的防护构件上,勾勒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建设图景。这里推进的正是 S105线K176+760——K213+760段灾害防治工程——作为连接花江峡谷大桥的公路必经路段,它是区域路网中的重要枢纽。
“以前这段路因为高边坡地质复杂,经常出现落石,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塌方,过往车辆太危险了。”关岭公路管理段工程技术股工作人员杨明印站在边坡下,指着曾经的隐患点说道:“这段路一旦出险情,不仅交通会断,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所以这个灾害防治工程必须抓紧抓实,一点都不能马虎。”
安顺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章先强走到挂网喷漆作业区,向记者介绍:“现在我们重点做挂网喷漆,这步很关键,能有效挡住雨水侵蚀,减少岩石风化,从根上降低落石风险。而且我们施工时特意跟通行车道拉开距离,还设了警示标识,就是要做到‘施工不封路、通行不受阻’,不影响大家正常走车。”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自豪,“能参与这个工程,把安全隐患消除掉,让车主们行驶得安心,还能为咱们这儿的发展帮上忙,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除了消除高边坡隐患,关岭公路管理段还同步推进路面品质提升——串联黄果树景区至花江区域的S214线路面改善及提升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尽管当前花江峡谷大桥已通车,但作为沿线群众日常出行、农产品运输的公路必经路段,以及游客前往景区的“打卡国道”,这条线路的通行品质仍直接关系到民生需求与旅游体验。“之前这条路因为走的车多、用得久,不少地方都有车辙,开车颠得慌。”杨明印提及这段路的情况时说:“这次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做改善,铣刨掉旧路面,重新铺沥青,就是要把路面平整度提上来,让大家行驶得舒服又安全。”
章先强也补充道:“S214线修好后,游客去黄果树、花江峡谷大桥会更顺畅,对‘桥旅融合’肯定有帮助。而且周边种的蔬菜、水果,运出去也能更方便,能帮着‘黔货出山’,让老乡们的好东西更安全地运到全国各地,实实在在惠及沿线群众。”
针对可能出现的暴雨天气,相关施工团队与关岭公路管理段也早有准备。杨明印介绍:“我们已经安排了人员24小时值守,还组织应急抢险队,万一遇到路面积水、边坡溜方这些情况,能马上处理。应急物资也都备好了,施工路段和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还有专门的交通指挥人员,就算天气不好,也能保证道路通畅安全。”
杨明印表示:“目前施工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完工。届时,S105线的边坡安全隐患将彻底消除,过往车辆通行会更安心;S214线也会以更平整的路面,方便周边群众日常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同时为来安顺旅游的游客提供更舒适的自驾体验,更好地助力‘桥旅融合’发展,用实实在在的公路保障,践行‘人民公路为人民’的初心。”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