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东屯乡:水稻丰收 “生态循环”让农户省钱省心

2025-10-03 21:44:16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你看这收割机跑得多快,我这30多亩水稻,最多两天就能收完!”站在新寨村万亩坝区的田埂上,西秀区东屯乡种植户李现荣望着穿梭在金黄稻田里的收割机,脸上满是笑意。

东屯乡水稻丰收,“生态循环”让农户省钱省-FZ10021207850.jpg

  国庆佳节,东屯乡的水稻迎来了采收季,而这片连片的金色稻海,只是东屯乡水稻丰收的一角——除了新寨村万亩坝区,该乡还有本桥万亩坝区,今年全乡水稻种植总面积达23570余亩,眼下正全面进入采收期。

  稻田里,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机械轰鸣声中,成片的水稻被快速收割、脱粒……“今天我们调配到东屯乡的收割机有10台,除了这里的两台,还有几台在本桥万亩坝区作业。”负责机器运作的贵州志成三合牧草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喻贵浩介绍,得益于机械化采收技术的应用,如今每台收割机每天可收割30余亩水稻,相比传统人工收割,效率提升了近10倍。

东屯乡水稻丰收,“生态循环”让农户省钱省-FZ10021207853.jpg

  “今年水稻长势不错,亩产可稳定在1400斤。”东屯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孔德兵表示,这得益于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管理。为帮助种植户科学种稻、提高产量,乡里早在水稻种植期间就下足了功夫——先后组织了2次水稻种植技术现场培训,每次都有30余户种植户参与;7月底,还针对水稻生长关键期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组织了专业团队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

  收割机在田间忙碌,田埂旁、道路上的种植户们也聚在一起热烈讨论,话语里满是对今年采收模式的认可。“今年水稻采收能省不少钱哩!”李现荣笑着说。

  大家口中的“省钱”,源于东屯乡为扩大机械化收割覆盖率、解决秸秆焚烧难题探索出的创新合作模式。孔德兵解释道:“我们与贵州志成三合牧草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由公司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水稻采收服务,而采收后的秸秆、牧草,全部由公司回收利用,既解决了种植户的采收成本问题,又避免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

东屯乡水稻丰收,“生态循环”让农户省钱省-FZ10021207849.jpg

  喻贵浩也从企业角度算了笔账:“我们公司有15台收割机,回收的水稻秸秆能加工成饲料卖给养殖场。平均每亩能收800公斤秸秆,要是收完东屯乡全部2.3万余亩水稻,能回收十几吨,既帮了农户,也保障了我们的原料供应,是双向受益的好事。”

  “去年请收割机收水稻,一亩地要80元,我这30多亩地得花2400多块。今年公司免费帮收,一下子就省了2000多块钱!”李现荣高兴地感慨道。

东屯乡水稻丰收,“生态循环”让农户省钱省-FZ10021207851.jpg

  采收的稻谷该往哪卖?李现荣早就没了顾虑——乡里有自己的大米加工厂。去年,东屯乡利用280万元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购置了大米加工生产设备,完善了加工厂的仓储、包装等配套设施,并将加工厂承包给贵州省甑鲜邦食品有限公司西秀区分公司运营。“目前我们已经开始逐步收购东屯乡及周边乡镇的稻谷,每天的大米加工量稳定在十几吨。”公司负责人陈小旺介绍道。

  水稻采收还未结束,油菜种植的准备工作就已展开。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稻油轮作,东屯乡在水稻采收前就提前将油菜种发放到了农户手中。

  “今年我们发放的油菜种,是贵州省主推的黔油31号,这个品种具有高产、抗病的优势,很适合在本地种植。”孔德兵说,截至目前,全乡已发放12000余亩的油菜种,待水稻采收结束后,农户便可及时播种油菜,实现“稻熟油种”的无缝衔接。

  “‘第一镰’只是开始,接下来二十天将进入全面秋收。”孔德兵表示,“我们将科学调度农机资源,组织农技人员下沉指导,同步做好科学储粮、减损增效,全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媛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徐昕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