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安顺专场在贵阳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安顺市举全市之力推动贵州航空产业城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成功引进航空装备制造及其配套制造项目90个、总投资173亿元;开工建设航空产业重大项目171个、总投资378亿元。今年以来,安顺全市航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

一是整机制造方面,安顺市争取到省级出台支持贵飞改革发展政策,推动贵飞主机生产研制能力突破提升,建成112项目、安大锻造产业园、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链得到强化延伸,材料机加取得新进展,航空装备制造、关键产业备份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体系完整、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航空主机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
二是民机配套。安顺市加快建设民机装备制造产业园,提升在安航空企业参与大飞机配套份额,进一步集聚产业生态。2024年,安顺全市企业参与大飞机产业配套份额提升了280%,锻铸造方面配套份额更是高达70%以上。未来的国产大飞机,会有越来越多的“贵州制造”和“安顺制造”。
三是低空产业。安顺市抢抓贵州省支持安顺试点机遇,大力发展低空飞行器装备制造和场景应用。今年以来,亿航智能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黄果树实现常态化飞行,载人飞艇“祥云”AS700在“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完成西南地区首飞,镇宁启黔通航低空飞训营地火热运营,“打个飞的”游安顺已成为现实。

此外,围绕这三个重点,安顺市全力强化要素保障,专门预留了2万余亩工业用地保障项目建设;与北航、南航和中国航空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到单忠德、张彦仲、孙聪等杰出院士助力指导航空产业发展;出台了21条人才政策措施,引进高层次、急需专业人才1630名,凝聚起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安顺市将深化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商飞、中国航发等航空头部企业的对接合作,围绕做强航空产业生态、完善航空产业链条、抓好航空产业招商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来源:天眼新闻
上一篇:
一趟趟免费专车专列,一群“头雁”——我市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促3万余人就...
2025-10-21
下一篇:
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从“参观”走向“体验” 安顺以“多元业态...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