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白河村的田间地头,只见一片片翠绿的生姜叶迎风摇曳,长势喜人。

白河村党支部书记罗勇弯下腰,轻轻拔出一株生姜,抖落泥土,露出饱满肥硕、色泽鲜亮的姜块,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株生姜足有4斤重,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白河村种植户田创依托本村优质田坝资源,流转土地50亩发展生姜种植。在科学管理和精心呵护下,生姜长势旺盛,预计平均单株重达3.5斤,亩产可达5000斤。按当前市场价格每斤2元计算,亩产值可达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除田创外,白河村还有10余户农户积极参与生姜种植产业,形成了“大户带动、散户参与、规模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村生姜种植面积达200余亩。
据了解,生姜种植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翻地、栽种、施肥、除草到收获,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种植1亩生姜,人工成本需要至少1600元。”罗勇介绍,发展生姜产业不仅让农户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带动了就近务工,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益”。
近年来,白河村充分盘活本地土地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生姜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增收“双轮驱动”,不仅拓宽了村民致富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贵州乡村足球超级联赛(2025—2026赛季)安顺赛区紫云自治县资格赛开赛
202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