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在喀斯特群山间的S105线关兴公路,是连接安顺市与黔西南自治州的重要干线,承担着沿线群众出行、农产品运输、旅游观光的重要职能。如今,这条交通要道,迎来了养护模式的智慧升级——关兴公路起点至北盘江大桥段(桩号K168.636-K216.905)于10月12日正式启用无人机自动巡查公路,标志着关兴公路全线迈入无人机常态化养护巡查新阶段,为公路智慧化管理注入新活力。

车辆行驶在关兴公路上
“为了实现全路段无死角覆盖,我们沿线科学布局了5个智能机场,平均每7至8公里就设有一个站点,再搭配2台专业无人机,在总计48.269公里的线路上构建起全方位的空中巡查网络。”安顺公路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郭柏辉介绍道。这些无人机将按照预先勘测设定的航线,以“蛙跳式”接力作业——从一个机场起飞完成任务后,自动到下一个机场补能,持续推进全线巡查。作业中,无人机将借助变焦与红外功能,拍摄多张高清影像并拼接成完整的公路画面,精准捕捉路面及沿线设施的各类情况。

系统后台可实时监测无人机巡查
考虑到野外环境的复杂性,系统特别配备了辅助影像功能。“正式投用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线的细致勘测,辅助影像主要用于应对突发状况,比如规避电线、飞鸟等障碍物,确保飞行过程安全稳定。”郭柏辉补充说,所有巡查数据会实时回传至后台大屏幕,管理人员可直观掌握路面动态,实现“空中巡查 + 地面监控”的高效联动。
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关岭段公路养护工作带来了切实转变。关岭公路管理段工程技术股工作人员陈恩维深有感触:“过去人工巡查关岭段,面对山高谷深的复杂地形,不仅效率低,高边坡等危险区域还存在极大安全风险。”如今,无人机可独立完成全路段巡查,不仅让巡查效率明显提升,更从根本上规避了人工涉险作业的隐患。

关兴公路沿线的无人机停机场
除了作业模式的革新带来效率提升外,数据采集的精准性也为养护工作提供了核心支撑。无人机能精准捕捉路面裂缝、坑槽、边坡塌陷等病害数据,让后续养护工作告别盲目性,更具科学性。同时,通过替代人工进入高风险区域作业,还能有效优化人力投入结构,降低人力成本
“这一系列改变的最终目标,就是保障道路始终畅通,让通行车辆安全、高效出行。”陈恩维说道,“无人机自动巡查公路也是我们贵州公路人探索‘数字化+智能化’养护模式的一次具体实践。它实实在在缓解了山区公路巡查的不少难题,让养护工作更精准更高效,还能为国省干线公路的智慧化管理积累实操经验,为打造‘安全、畅通、智慧、美丽’的公路交通环境贡献一份科技力量。”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雪
上一篇:
小城咖啡香 解锁文旅“新密码”
2025-10-22
下一篇:
安顺微电影《守护》开机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