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相关专家,对安顺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省级粮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优质高效甘薯脱毒种苗(薯)繁育及应用”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结果显示,紫云红芯薯脱毒原原种平均亩产高达2230.67公斤,该基地预计可繁育原原种约27吨,可供500亩的原种基地建设,为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当日,省农科院、市种子站、市农推站的农技专家深入西秀区蔡官镇马鞍山村紫云红芯薯原原种繁育基地,随机选取三块种植试验田,通过实地取样、精准丈量面积、测算株行距及现场称重等方法进行测产,并记录亩产量、亩株数等数据,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确保测产数据真实性、准确性。

“紫云红芯薯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香甜软糯的口感畅销省内外市场。但由于种植户常年使用自留种,导致病毒积累,品质和产量逐年降低,病虫害严重,加之缺乏统一种植技术规范,商品薯率低、外观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安顺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牛力立表示。

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安顺市农科院聚焦紫云红芯薯进行提纯复壮及脱毒快繁技术攻关,建立甘薯脱毒种苗(薯)繁育、贮藏示范窖,并通过合理轮作、绿色高效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式进行技术集成,建立绿色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解决甘薯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等关键问题,为推动紫云红芯薯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媛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紫云:油菜种植让“冬闲田”变“增收田”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