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永峰村: “菜园子”充实农户“钱袋子”

2025-10-29 15:59:28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西秀区轿子山镇永峰村,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到处可见丰收景象。

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永峰村充分发挥蔬菜“短、平、快”种植优势,依托村里500亩以上农业坝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每年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上百万元。

“通过引进大户带动村民种植,今年全村已累计发展蔬菜产业700余亩,大葱300亩,辣椒200多亩,黄瓜80亩,西红柿80多亩,无筋豆20多亩、白菜20多亩。目前,黄瓜已收完,其他蔬菜在陆续采收上市。”永峰村村支书、村主任马又祥介绍,村里一片又一片的“菜园子”,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在种植户熊光明家的地里,或红或绿的西红柿缀满藤架中上部,熊光明夫妻俩正带着村民们一起采摘成熟的果实。他们动作麻利、挑选精准,将一个个鲜红个大的西红柿剪下来放入箩筐中,再装进地边的货车上

“种了8亩西红柿,从9月初开始上市到现在,采收十多次了,每次要摘3000斤左右。这车西红柿装满,明早就运送到七眼桥镇蔬菜批发市场上卖。”熊光明说,他家种植的西红柿属于高产品种,亩产上万斤,尽管今年的西红柿有所减产,但也能挣到钱。“市场价还算稳定,目前,已收西红柿5万斤左右,除去村民务工费一万多元,收入差不多有十万元。”

熊光明盘算着“丰收账”告诉记者,他家地里至少还有三成西红柿等待采收,预计11月中下旬摘完,“这半个多月,销售收入还会再涨,到时村民将有更多的务工增收机会。”

村民李发珍等都是熊光明家西红柿地里的“常客”,参与种和收,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帮他们栽菜、收菜,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钱,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这日子过得踏实!”李发珍笑着对记者说。

宽阔坝子的另一头,无筋豆种植基地里,采收工作正在进行中。村民们在马不停蹄地摘豆,基地负责人卢世军和搭档则忙着在产业路边的分拣棚里分装豆角。

“这里土地连片开阔、水源条件也好,非常适合种植蔬菜产业。”卢世军今年带着蔬菜产销经验来到永峰村,承包了47亩地种菜,把种植端和市场端链接起来,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

“上一季是种黄瓜,采收完后,8月份又分别种上了无筋豆和红菜薹。现在正是无筋豆上市季节,过段时间就要采收红菜薹了。截至目前,基地务工量有上千人次,发放务工费10多万元。”卢世军说。

不出村就能有收入,是村民项虎琼最开心的事,仅摘豆角她就收入了1000多元,她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向记者介绍道,近几年村里每年发展蔬菜产业几百上千亩,不用出远门就能找到活干,还能学到种菜技术。

马又祥介绍,近年来永峰村借助“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引进和培育30多户种植大户、带动数十户种植散户,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既稳稳托住了城市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们的“钱袋子”。

“今年以来,全村蔬菜产业已带动村民就业上万人次,实现务工增收100多万元。”马又祥说,下一步,永峰村将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规划,引导更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到蔬菜产业发展中来,壮大全村蔬菜产业,让村集体经济更强,让村民的获得感更足,真正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富裕。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