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安顺美如斯
□谌岚

黄果树大瀑布 □陈婷 摄
在云贵高原雄浑的版图之上,安顺宛如一枚温润翡翠,深深嵌于喀斯特峰林之间。它以山峦为脊梁,以流水为血脉,在千年时光的浸染下,徐徐铺展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瑰丽画卷。这里不仅是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博物馆,更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心灵原乡。您若踏入安顺,顷刻间将仿若穿越时空裂隙,坠入由飞瀑、溶洞、古寨与传说编织的梦幻之境。
黄果树的奇观,那是造物主的惊世杰作。飞瀑流泉知客意,银河垂落在人间。这里的瀑布群,宛如天地间一首磅礴的抒情诗。立于观瀑台远眺,白水河自云际倾泻而下,如银链划破苍翠峡谷。轰鸣的水声似大地脉搏,飞溅的水雾在阳光中幻化成绚丽虹光。这里的瀑布,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浑壮阔,又不失“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的婉约柔情。每一颗水珠都承载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传奇,见证着云贵高原的隆起与喀斯特地貌的精雕细琢,诉说着水与石的千年博弈与和谐共生。
而龙宫溶洞的奇观,则是地下仙宫的时光密语。乘船进入溶洞,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彩灯的映照下,石笋、石柱、石幔幻化成万千形态:或如观音静穆打坐,或似蛟龙盘旋欲飞,或若佛塔庄严耸立。洞顶垂落的钟乳石,凝结着百万年的光阴,那缓缓滴落的露珠,是时间留下的珍贵印记。令游客震撼的,是那洞中的“定海神针”,纤细石柱直抵洞顶,历经千年岁月仍以每年0.13毫米的速度顽强生长,这是大自然用地质时间书写的生命奇迹。光影在石林间流转,恍惚间,仿佛能听见远古海洋的潮声,触摸到恐龙时代的温度。
一日游安顺,神醉山水间。你若觉那两处还不够尽兴,峡谷漂流就是您最佳的行程,那是人与山水共谱的激情乐章。在坝陵河峡谷的激流中,皮艇如落叶般随波逐流,时而被浪涛高高托起,时而坠入深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山风,将都市的喧嚣与疲惫涤荡得无影无踪。两岸峭壁如刀削斧凿,飞鸟掠过,影子在浪花中碎成点点银鳞。漂流者的尖叫与欢笑,与瀑布轰鸣、山泉叮咚交织成激昂的生命乐章。当皮筏艇冲过最后一道险滩,浑身湿透的旅人回望,只见峡谷深处云雾缭绕,如梦如幻,仿若一场未醒的奇幻之旅。
安顺有着“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她就像一幅舒展的人文长卷,刻满了岁月沉淀的文明印记。走进这里,你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可以尽情品味那份悠然的屯堡遗韵。凝固六百年时光的屯堡村寨,是明代江南移民在云贵高原留下的活态历史标本。灰白石墙、青黑瓦当、雕花窗棂,每一处建筑细节都镌刻着大明王朝的记忆。这里的妇人们依旧身着“凤阳汉装”,宽大的衣袖里藏着江南的温婉柔情;老人们用带着江淮口音的平话,讲述着“调北征南”的古老故事。地戏面具上斑驳的彩绘,是屯堡人精神世界的图腾;碉楼上的箭孔,见证过吴三桂军队的铁蹄与历史的风云变幻。当夕阳为石寨镀上一层金色光晕,炊烟从垛口袅袅升起,时光仿佛在此凝固,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离开屯堡,步入高荡村,享受那袅袅的村落烟火。布依人家的诗意栖居,布依族吊脚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石板路蜿蜒如琴弦。火塘边,老人吟唱着悠扬的“大歌”,多声部和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妇女们手中蓝靛染就的土布随风飘动,宛如流动的蓝色云霞。村口千年古银杏树下,孩童嬉笑追逐,他们的欢笑声与古树年轮里的故事相互交融。暮色降临时,长桌宴上布依五色花米饭香气四溢,米酒醇厚绵长,将游子的乡愁酿成醉人的诗篇,让人沉醉其中。
文化安顺,安顺文城。令人惊叹的是那指尖流淌的千年风华。街巷深处,蜡染艺人以笔为媒,在土布上勾勒出神秘图案——蝴蝶妈妈、鱼龙图腾、铜鼓纹样,这些源自古老图腾的符号,凝聚着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无限想象。银匠铺内,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精美的银饰如花绽放,它们将作为新娘的珍贵嫁妆,见证人生重要时刻。地戏艺人戴上面具,踏着粗犷舞步,重现《三国》《隋唐》的烽火岁月,铿锵锣鼓声震落山间晨雾。这些非遗技艺,是安顺人献给时光的深情告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当夕阳隐没于黄果树大瀑布的茫茫雾霭,夜幕缓缓降临,安顺便披上了月色织就的轻纱。饭后与好友行至虹山湖畔,璀璨灯光与点点星光在涟漪中交相辉映,远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画卷。文庙的琉璃瓦在夜色中泛着幽蓝光泽,棂星门下的石狮子默默守护着六百年的沧桑岁月。夜市里,裹卷、臭豆腐、夺夺粉的香气在烟火中弥漫,食客们用舌尖品味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与人间烟火。下榻客栈中,推开雕花木窗,可见银河横跨黛色山峦,远处芦笙声声,如泣如诉,诉说着苗岭的古老传说。此时,泡上一壶普定朵贝,看茶叶在杯中舒展,茶香与山风交融,尘世的纷扰也随之烟消云散,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惬意。
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是安顺奇观,那山水与人文的永恒交响则是安顺之美。大瀑布的磅礴气势与天龙屯堡的静谧安详,龙宫溶洞的奇幻瑰丽与高荡古村的质朴自然,共同构筑起一个立体多元的美学空间。这里既有豪迈奔放的大气之美,又有婉约细腻的柔情之韵;既有地质奇观带来的震撼,又有非遗技艺蕴含的脉脉温情。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安顺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独特气质。古村落中的民宿,以现代化设施承载传统建筑肌理;非遗工坊里,年轻手艺人通过直播等方式,架起古老技艺通向未来的桥梁。传统与现代在此和谐共生,让安顺既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长卷,也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坚实桥梁。
梦栖安顺,心归桃源。在这里,每一滴水都折射着阳光的璀璨,每一块石都铭刻着大地的记忆,每一张笑脸都传递着人性的温暖。风尘仆仆的旅人来到这里,能在九仙的山水间洗净铅华,于屯堡的巷陌中触摸历史脉络,在布依的歌声里寻回初心本真。热忱的欢迎每一位朋友,都能在安顺的晨曦中聆听山泉私语,在暮色里仰望低垂星空。这里不是匆匆旅程的终点,而是心灵的栖息之所;不是过客短暂停留的驿站,而是永恒的精神家园。
安顺,始终以其翡翠般的迷人姿态,在时光长河中静静守候,等待与每一位寻梦人的相逢!
花江坡记忆
□姚启超

花江大峡谷周边景致
国庆前夕,贵州六(枝)安(龙)高速公路所经的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大桥全长2890米、主桥跨径1420米、桥面距离水面垂直高度625米,在世界桥梁建筑中“横竖都是第一”。作为土生土长的花江人,看到横亘在花江峡谷上的四座桥(花江铁索桥、花江大桥、北盘江大桥、花江峡谷大桥),不禁思绪万千,走进那些年难以忘怀的记忆里。
犹记得,过去从关岭到贞丰,要沿着盘山公路绕行3个多小时,遇上雨天,泥泞的山路常让车辆陷在半途。“隔着一条江,嫁姑娘都要多备两双鞋”,老话里藏着山民对畅通的渴望。如今,车轮驶过世界第一高桥,不过短短几分钟,曾经的“绕路苦”变成“直达甜”。桥面上,汽车卡车川流不息,鸣笛声里没有焦急,有的是奔向目的地的从容。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花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人们习惯把经过关岭与贞丰两县之间的这段盘山公路称为“花江坡”。花江坡过去是关岭通往黔西南州贞丰和附近几个县的主要通道,全长大约30公里。从花江镇到达花江大桥,要顺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下,耗时一个多小时。过了花江大桥,又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很有些紧张。
这条路,我从十多岁自峡谷村去花江镇读中学开始走起,到现在已有五十多年。还记得,汽车在山谷间盘旋向下,拐弯,再下,路窄坡陡弯多。会车时,总有一辆车先行靠边,让另一辆车。任何说教都不需要,驾驶员就能做到文明行驶。某次在我们车上,有位女乘客要求放下车后的帆布,怕看。倘若下到谷底,需要足足一个多小时。虽然从山上一眼可以望到谷底,曲曲折折的拐弯,硬把路折叠了15公里左右。
北盘江流经花江河,它本是奔腾不息的北盘江水,经过漫长岁月流淌后在崇山峻岭中自然形成的一条峡谷河道。往更远一点说,这里原来是一片汪洋,是亿万年地质运动变化后形成的一处深涧。花江坡位于花江河两侧大山之上。贵州著名的花江坡盘山公路,就建在这崇山峻岭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山间,这条公路是贵州省道原210公路的一部分。
1961年,在关岭与贞丰两县交界的花江峡谷建有一座“一孔九耳石拱桥”,即花江大桥,桥长90米、宽8米、高90米,中间为车道、两旁为人行道,南北两端建有桥头堡,通车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此桥作为主要战备桥梁,一直都有民兵持枪守护四十余年。
花江坡盘山公路弯道狭窄、弯道间相互距离不远,驾驶员在花江坡上开车,油门、刹车、离合器在脚下不停地变换,遇到两车相向会车时简直是紧张到了极点。就因为山道弯弯、坡长路险,花江坡盘山公路曾经名声在外。如果从贞丰方向过花江坡,自猫猫寨进入,经纳堕、顶坛、擦耳岩、银洞弯,过花江大桥后进入关岭境内,爬坡经过板贵、五里塘,上到坡顶后,才算走完了这段公路。
那些年,来来往往的客车,翻越险峻蜿蜒的花江坡到达花江镇后,一般都要停车吃饭休整,为安全起见还要住上一个晚上。镇上狗肉馆很多,特产“花江狗肉”则是过往客人首选,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餐饮名片,狗肉馆老板通常把狗肉早早煮好,摆在了显眼的地方吸引过往客人,那满街飘香的味道非常诱人,令人垂涎欲滴。
花江坡沿途风景很不错。一路上可欣赏雄奇险峻的北盘江峡谷风光、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巍峨磅礴的莽莽高山,只不过,那些年常在这条路上行走的,大都是为生计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没闲暇时光驻足欣赏。现今当地旅游风景设施建得很便利,开着私家车沿途慢走拍摄,能够让美景在网络间酝酿一波热度。
2003年,随着关(岭)兴(仁)二级公路建成通车,走花江坡盘山公路的客流渐渐少了。一晃20多年过去,花江峡谷又建成许多高速公路,先后建成了惠(水)兴(仁)高速、六(枝)安(龙)高速等,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现今花江坡盘山公路依然存在,仍是一条交通要道,每次返回家乡,仍然要走花江坡盘山公路,但昔日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早已被便捷、快速的现代化高速公路所取代。
掩卷沉思,感慨良多。许多往事渐行渐远,路更好走了,人也渐渐疏懒,记忆也就真的成了记忆,回想过往那些岁月,不得不为身处这个伟大的国度、伟大的时代感到自豪和欣喜。曾经梦寐以求的许多念想,到今天,都成了现实!
安顺古城掠影
□胡迩
走进安顺古城,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下雨时,便泛起一层幽光,映衬着两旁木门斑驳的倒影。这里的光阴很慢,慢得像老人膝上那只打盹的猫咪,半睁着眼睛打量往来的行人。
临街铺面里,固守着家传的旧手艺,雕木头的老人,手起刀落,记录下难忘的流金岁月。空气里飘来了淡淡的味道,并不恼人,像陈年书卷里的古气,仿佛回到记忆中老家的温暖,让人心安。抬头望去,是谁家窗台探出一抹绿植,给这灰扑扑的调子,添上了一丁点幽玄的生机。待到桥上灯笼依次点亮了,暖光揉碎夜色,古街上便换了另一副模样。那晕光在湿漉漉的石板上流淌,恍恍惚惚,通往某个遥远的从前,借心木的诗句:从前的夜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
安顺人常把家乡的名字拆开来讲,是一句心照不宣的生活哲学:“安”是“安逸”,“顺”是“顺和”。这“安逸”,不是懒散,是石板街上日晒雨淋的满足,是巷子深处一杯口食茶能喝半晌的从容。这“顺和”,是日子顺着天地运行节律,也是人心透过温润的平和。山也顺,水也顺,人与人之间也相当顺。
六百年的古街上藏着六百年的祝福:愿您在安顺,活得安逸,过得顺和。安逸、顺和,这四个字便是这座小城六百年不变的性情。
苗绣意象
□佟得志

一幅苗绣,五颜六色,指尖上的千年传承,它是苗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绣花针亮眼,针尖锐利,鼻眼通透,穿过七彩花线,飞针走线,数纱定距,均匀细微。
苗族姑娘无论在院坝边、屋檐下、房间里,都会用心勾勒出奇珍异兽和山水画卷,那一针一线,都记录着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用勤劳的双手绣出五彩斑斓,不仅为别人带去诗情画意,也更好地守护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和艺术。
苗族姑娘心灵手巧,一针一线,麻利的动作,那山河、草木、花朵、鸟兽、水波、太阳、月亮、星星……把苗家没有文字的记载,全用山水林田路多种形象符号,将历史沿革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璀璨明珠的闪耀。
绣一幅山河,绣上壮美黄果树大瀑布、绣出红崖天书千古之谜、虹山湖湿地公园、山里江南、天龙屯堡、鮑家屯、安顺文庙、高荡千年布依古寨、十里荷廊、万峰顶……好不精彩。
绣出山川、丘陵土块、森林绿荫,绣出世界第一高桥,绣出霸陵河峡谷、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龙宫殿堂、安顺古城、江龙朵贝茗茶、六马蜂糖李、甜如初恋的镇宁樱桃、平坝樱花、瀑乡金刺梨、格凸河神光……物华天宝。
苗族姑娘的心中啊,装着智慧,流淌着一条大河,智慧撬动着指头紧握那亮闪闪的针和鲜艳的彩线,跟随白水河、王二河、花江飞舞,流过春夏秋冬。绣一处六百年的屯堡古村落,挑一绚丽多彩的布依蜡染花朵,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花篮放置于金钟广场,让民族大团结的花香飘到瀑乡的每个角落,从珠江长江分水岭各自奔向共同的目标——大海。
苗族姑娘绣了她在万花万峰高山平地中间的美丽家园,房屋座落在林中,周围有繁花野草,前后有果园,左右有菜地,门前一弯文曲水,屋后两座贵人山。当门那田坝里,一位英俊男儿在耕耘庄稼,苗家有个习俗,男耕女织,他就是她的心上人。
苗绣色彩斑斓,犹如大自然的绚丽调色板,令人陶醉。这苗绣绣出了瀑乡城镇建设、山水景色、民族风情、乡村振兴的美景,图案勾勒出安顺人民的幸福生活场景。
苗族姑娘心有所思,她在头上绣出一只展翅飞翔的金凤凰,把最美好的愿望放飞远方……
一幅苗绣,定格风景,一片角落,在无声的表白。
一张头帕,展示过去,向往未来。
一件服饰,苗家来龙去脉的说明书。
一围绣裙,简约之美, 一眼吸睛,当其摆动时,仿佛能听见绣娘们传唱古歌,能看见她们用针线写就的史诗,就像移动的民俗博物馆,承载着非遗的传承。
……
苗族姑娘手中飞针走线,在一块白布上辗转,欲绣不休。瀑乡:风景这边独好!
上一篇:
今日重阳
2025-10-29
下一篇:
“奔跑吧·少年”2025年安顺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火热进行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