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二字本身便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浪漫,《易经》中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曰“重阳”;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是为大吉。这个节日自诞生起,便寄托着对生命极致阳刚、健康长久的完美祈愿。

在这一天,古人会举行一系列风雅的仪式,与秋日对话;

登高望远,是为畅享秋气,寄托情怀;

佩插茱萸,缅怀先人,遥祝亲友;

赏菊饮酒,是为赞美孤标傲世的生命力;

分食重阳糕,则寓意“百事皆高”。
这些活动,共同构成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秋日诗篇。

重阳的意境,在诗词中得以永恒。王维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尽了千古的乡愁与人情冷暖。而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则写尽了田园的闲适与友情的真挚。这些诗篇,让重阳节的内涵超越了仪式,成为了我们共同的情感共鸣。

因“九”与“久”同音,重阳自古便含有祈寿之意。进入现代,这一美好寓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1989年,我国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自此,重阳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升华为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精神礼赞。

今日的重阳,传统在与时俱进中焕发新生。我们依然登高赏秋,也带着家人走向户外;一通视频电话,便能跨越山海,传递思念。重阳的核心从未改变——那便是对生命的礼赞,对亲情的守护,以及对“孝”文化最温暖的践行。
来源:天眼新闻
 上一篇:
      
        【AI编辑部】AI动画:一场重阳节的奇幻之旅
        2025-10-29
      
      上一篇:
      
        【AI编辑部】AI动画:一场重阳节的奇幻之旅
        2025-10-29
      
      
     下一篇:
      
        【AI编辑部】一条视频看懂“电动贵州”的全产业链密码
        2025-10-29
      
      下一篇:
      
        【AI编辑部】一条视频看懂“电动贵州”的全产业链密码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