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洛麦村: 香菇飘香富民路

2025-10-31 10:43:17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10月30日,紫云自治县板当镇洛麦村食用菌产业园的香菇种植大棚里,整齐摆放的菌棒上长满了香菇,村民们熟练地将香菇摘下,放进桶中。

“我们按小时计酬,干一个小时10元钱。”洛麦村村民熊金鱼说,只要产业园有活,她都会来干,一年下来能有超过1万元的收入。

村民采摘香菇

在相邻的大棚里,几位村民正将架子上的菌棒取下,除去套袋后再放回架上。“菌棒生产好后,入棚上架、注水发酵,等菌丝长满,就可以取掉套袋。十多天后,香菇长出来后就可以采摘了。”洛麦村驻村第一书记邓金鑫介绍道。

正在去套袋的村民付书美笑着说,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一举多得。

村民采摘香菇

2023年,洛麦村引进贵州思伟菌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以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村里提供菌棒生产场地和木耳种植大棚,公司投入原材料、技术和人工等成本自主经营。村合作社按每个菌棒0.2元收取费用,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们的产业园集菌棒生产、香菇种植、木耳种植以及烘干、分拣、销售于一体,现有77个种植大棚,带动100多名村民常年就近就业。”邓金鑫说,一个菌棒从生产、发酵、注水、上架到出菇需要90天,香菇产业不仅带动群众就业,还壮大了集体经济。

邓金鑫查看香菇

邓金鑫算了一笔账:一个菌棒平均产2.5斤鲜菇,一个大棚8000个菌棒,产能可达2万斤,按3元一斤计算,产值相当可观。采摘下来的香菇会被送到分拣车间,按大小规格分拣后暂存冷库,一部分以鲜菇出售,一部分烘干成干香菇销售。

目前,村里正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菌棒损耗率。

村民去除菌棒套袋

“现在每天有50多名村民在采摘香菇、去套袋。再过几天菌棚里可采摘的香菇更多,用工量将超过100人。”邓金鑫表示,今年产业园预计支付务工工资超100万元,有效带动村民务工增收。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杨代灿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