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黔西南专场在贵阳举行。“十四五”期间,黔西南州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新成效,一起来看看——
  “十四五”以来,黔西南州以“富矿精开”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强州”战略,聚焦能源、基础材料及加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特色轻工四大主导产业,坚持“煤电网产”一体化协同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挑大梁”的作用日益增强。 能源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深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增产能805万吨,累计实现煤炭过站量8427万吨。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电力总装机达184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70%以上,“十四五”期间发电量预计超过2100亿度。地方电网与贵州电网实现互联互通,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   登高新材料公司1.5公里电解铝生产线 图/黔西南日报图库 基础材料及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电解铝产能从“十三五”末的25.28万吨增加到57.53万吨。建成龙凯汽车轮毂、欣昌新材料等多个铝及铝加工项目,铝及铝加工产值从“十三五”末的34.3亿元突破至2024年末的210亿元。推动黄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4年和今年以来黄金产业产值连续突破百亿元。   贵州龙凯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汽车轮毂生产线工作 图/韦欢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依托全省“一核两区”布局,建成振华二期、鑫茂一期、晖阳一期等项目,推动正极材料产能从“十三五”末的2万吨提升到“十四五”末的4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回收利用产能分别达22.5万吨、2万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特色轻工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安龙县纺织产业园被列为全省印染产业试点园区。大力发展薏仁米、茶叶、山茶油、刺梨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产品产业链逐步延长、价值链持续提升。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包装纸生产基地,产能从60万吨提升到125万吨。(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安龙纺织车间 图/黔西南日报社图库



来源:中国黔西南
      
      上一篇:
      
        从“省花”提案到全域兴旺——新时代贵州精神在百里杜鹃的生动实践
        2025-11-01
      
      
    
      
      下一篇:
      
        【黔西南州“十四五”答卷 】深入实施“三州战略”,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