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果寨村:田间地头“姜”满仓

2025-11-06 21:44:14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时节,黔中大地硕果飘香。走进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果寨村的生姜种植基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映入眼帘:连片的姜田里,翠绿的姜叶随风摇曳,村民们弯腰俯身,熟练地进行拔姜、砍叶、去泥、装筐等工作。一串串饱满肥硕、色泽鲜亮的小黄姜被整齐装箱,即将通过订单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黄金姜”。

村民在种植基地采收小黄姜

果寨村地处镇宁自治县核心种植区,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种植小黄姜有着百年历史。“我们村的小黄姜辣味浓香、肉质紧实,过去就是缺技术、没销路,只能小打小闹。”果寨村副主任杨春花介绍,由于过去小黄姜种植分散粗放,产量低、售价低,不少村民宁愿种玉米等传统作物,也不愿扩大姜田。

新鲜采收的小黄姜

转机始于镇宁自治县将小黄姜列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的战略部署。在政策背景下,宁西街道引导果寨村成立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大户+散户”发展模式,将分散的农户聚成发展合力。由村委会邀请农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及病虫害防治,指导种植户科学用肥用药,并由多名职业收购商对接收购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让村民实现“种有方向、管有技术、销有渠道”。

“过去种姜全凭老经验,病虫害防不住,亩产也就3000来斤。现在有农技专家上门指导,从整地、施肥到病虫害绿色防控,每一步都有标准流程。”既是收购商同时也是种植大户的桂勇勇算起了增收账,今年他种了20多亩小黄姜,亩产量突破6000斤,收入是种玉米收入的好几倍。

果寨村小黄姜种植基地

“如今,全村小黄姜种植面积500余亩,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预计今年总产量约250万斤。”杨春花表示。为了让小黄姜实现“靓丽”出山,果寨村还设有收购点、洗姜厂、生姜地窖,实现“秋收冬藏春上市”,既稳定市场供需,又让生姜卖出好价钱,并于今年7月修建了1.7千米的高标准农田机耕道,打通小黄姜田间运输经脉。

小黄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来到果寨村洗姜厂,村民正将刚采收的小黄姜排队送来清洗,随着水流注入与机器轰鸣,沾着泥土的小黄姜露出金黄表皮,散发出辛辣的香气。桂勇勇告诉记者,采收季洗姜厂每天需雇佣20多名村民务工,人均日工资100元,让留守老人、妇女都能实现家门口就业。

 正在流水线上清洗的小黄姜

未来,杨春花表示果寨村将持续延伸生姜产业链,探索小黄姜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同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仓储物流设施,打响镇宁小黄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李芸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