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大家都熟悉:集中力量办大事。
五年规划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实现形式。五年规划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确定每个五年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也就是明确每个阶段的“大事”。
明确“大事”,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编制五年规划的科学方法。
11月5日,省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专家学者对我省“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

把专家学者奉为“座上宾”,把“麦克风”递给专家学者,贵州统筹“外脑”“内脑”,广泛吸纳意见建议的考量不言自明。这也是汇聚各方智慧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的必要之举。
五年规划的意义,不仅在于“这一个”,还在于“一个接着一个”,一张蓝图绘到底。
五年的周期介于短期和长期之间,从宏观经济治理的需要看,短期的调控政策可以熨平经济波动,中长期的发展愿景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预期。自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我国已经接续编制和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取得了非凡成就。
对于贵州而言,一个好的规划,就是一个个拼力追逐的目标。
拿最让贵州儿女欣慰的交通之变来说,截至2024年年底,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9042公里,公路总里程突破22万公里,省际通道达27个。当前,“盘兴高铁”向年内建成通车发起最后冲刺,贵州“市市通高铁”即将在”十四五“补上最后一块拼图。
万桥飞架、地铁成网、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组组通……当我们细数贵州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轨迹,自会清晰发现:贵州交通的大踏步前进,贯穿了从“十二五”到“十四五”三个五年规划,是一个个“五年”中全省上下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
即将迎来收官的“十四五”,贵州的成长进步,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十四五”时期,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思想观念转变、经济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写文章有个讲究:龙头、猪肚、凤尾。“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于贵州而言,是全面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这个“猪肚”实不实,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成色。
因此,科学编制好这份事关未来发展的五年规划,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划至关重要。此番省委与专家学者的座谈,“产业发展”也是主要议题和资政重点。
先看专家学者的“咖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宫声凯,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华为云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总监陈国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黄朝椿。6位专家学者中,有学界院士,有业界精英,也有长期研究贵州发展的专家,这场座谈可谓“含科量”满满。
他们中,有我们的“老朋友”。比如手握食品、轻工两张王牌的江南大学,2019年8月起定点帮扶贵州从江县,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大量贡献。在贵州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江南大学立足己身之长,携手贵州政企共建贵州酸汤产业研究院,江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还担任了贵州省酸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他们中,有我们的“好伙伴”。比如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总监陈国鹏所在的华为云,2021年11月,贵州与华为签署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华为贵安数据中心正式升级为华为云全球业务总部;2024年4月,双方再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聚焦人工智能,培育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为产业转型和数字中国建设积累“贵州经验”。
再看专家学者的“议题”。
聚焦生态食品产业发展、围绕先进航空装备制造、献策以生物育种与新药创制赋能农业发展、建言矿产资源开发、关注数字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立足省之大计、发挥专之所长,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支了不少招。
细细想来,这些领域,有些是我们已经干出成效需要继续干好的,有些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我们要抢抓的风口机遇,有些是要立足贵州一域服务全国全局的战略问题,有些是贵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破题未来产业的关键所在。
从这些议题中,政前方也看到了贵州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了系统部署,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此举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机会抓住了才叫机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制定和推进实施五年规划,也得开局起好势。贵州融入国家战略、立足比较优势虚心开门问策,正是为了让“十五五”规划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更好引领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换个视角,编制实施五年规划的过程,也是生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大生命力的过程。
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强调,省市县各级都要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来。要健全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机制,为广大专家学者开展工作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编制“十五五”规划是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是全省共同的事业,终将由千万个“你”的期待共同绘就。
让我们一起,把对家乡的热爱写成建议,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规划,共同为贵州发展描绘一幅新图景——这,是我们对时代最好的告白,对未来最有力的支持。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AI编辑部】贵州人“家里有矿”不是梗!带你沉浸式体验“矿界爽文”
202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