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关岭,无论是风中层叠起伏的皇竹草海,低沉有力的阵阵牛哞声,专业的“关岭牛”养殖场、保种场、屠宰场,在记者看来都是一张张具有特色的“关岭牛”名片。让人为之震惊,印象深刻。

  关岭牛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居贵州四大黄牛之首,2016年至今,关岭自治县把“关岭牛”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从保种培优,特色养殖到“关岭牛”的出售,关岭县因地制宜的走出了一条具有关岭特色的产业发展路,正在积蓄力量让关岭牛“牛”起来。【详细】

  “前些年养殖场规模一直做不大,就是吃了不懂养殖技术的亏。”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蓝天白云养殖场老板刘开华说起过去教训记忆犹新,现在通过畜牧专家技术指导,仅用三年时间,他的养殖场规模就从原来的不到100头发展到现在的存栏600余头,种植草料3000余亩,直接带动400余人贫困户就业脱贫,实现每户年增收24000元。

  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在科技助推关岭牛产业发展方面,从科技养殖到良种繁育,从科学管理到精深加工,关岭已经走出一条科技发展之路,关岭“牛牌子”叫得越来越响。[详细]

关岭牛历史悠久,民间广泛饲养。如今,关岭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关岭牛作为 “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当地不少群众也通过饲养关岭牛实现增收致富,过上了“牛日子”。[详细]

夏日里,走进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岭丰村退牧还草示范点,站在山顶,环看昔日的石山荒坡,如今种上了近万亩皇竹草,一阵风拂过,翻起层层绿色波浪,展开在眼前的是巨幅绿色产业画卷。
  “到处都是石旮旯,光秃秃的,一到下雨,发生泥石流是经常的事,自从村里养了牛种上皇竹草后,不仅为荒山荒坡添了‘绿’,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岭丰村支书骆斌说,2017年新铺镇岭丰村开始实施“关岭牛+皇竹草”项目,目前已完成种植6000亩,按照1斤1毛钱算,一亩地一年能收5万斤左右。同时,今年虽然暴雨连连,种了皇竹草的山基本没有水土流失情况。在岭丰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皇竹草,村民靠山吃山,收入不断增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渐显。
  念好“牛字经”,种出“金草草”,岭丰村只是关岭自治县立足大生态探寻脱贫攻坚出路的缩影。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全力打造“关岭牛”产业的同时,用切实有效的绿色行动,努力交出一份有分量、有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答卷,发出了大生态时代的“关岭好声音”。[详细]

北盘江谷深岸陡,在坡顶的关岭自治县新铺镇岭丰村退牧还草示范点,置身葱茏的皇竹草梯地,四顾远处枯黄的山头,越发展现皇竹草生命力的顽强。一丛丛新绿把石山荒坡妆点得生机盎然,阵阵山风拂过,数千亩的皇竹草翻起层层绿色波浪,在崇山峻岭间,石漠荒坡上,展开一幅绿色产业画卷。[详细]